第三百零二章 疯狂大梁城(2/2)

而且对于那些穷苦的人来说,这铺子还分发免费的衣裳。

虽然衣裳上烙印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文章,叫整件衣服花里胡哨的,看起来有些非主流的味道,但这些为一日三餐奔波的人却丝毫不觉得难看。

有人免费发衣裳,而且还免费给大家穿,难看点算什么?要什么自行车啊!

而且这可是贵族老爷才能认识的文字,穿在身上颇有一种我也是读书人,我也是大老爷的感觉。

一担担粟米被分发出去,宫南北累的直不起腰,师娘也依在门框,轻轻擦拭额头汗珠。

王毅此时忙的是跑来跑去,不断搬动后院堆积成山的粟米。

堆积成山的粟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却又被崔渔随手填满。

只要在车上、马桶上、扁担上烙印下圣贤文字,就可以获得一件衣裳,亦或者是获得三碗粟米,整个大梁城的底层百姓都疯了。

看着外面汹涌的人潮,师娘眼神中露出一抹担忧,转身看向崔渔:“真的有效果吗?”

崔渔闻言笑了笑:“师娘放心,那些贵族大老爷也不是整日里憋在家中不出门,只要出门就可以看到这无处不在的广告。一人念诵一句,千人念诵、万人念诵,天长日久之下,抵得上无数苦功。”

“粟米还有多少?”师娘看着后院不断减少的粟米,有些担心的问了句。

“够这大梁城百姓吃十年了。”崔渔风轻云澹的道了句。

看着风轻云澹的崔渔,师娘忽然觉得,崔渔日后一定是个干大事的人。

这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

崔渔双手插在袖子里,抬起头看向远方苍穹,目光中露出一抹思索:“师兄,实在是忙不过来,就雇佣几个人吧。”

宫南北虽然是修士,但力量强大却并不代表不累,并不代表持久。

就像是有些男生,硬的和钢铁一样,但并不代表时间长。

崔渔倒是轻松,只是站在屋子里,维持秩序,检查错漏的地方。

“也好,确实是需要雇佣人手。”宫南北本来还想亲力亲为,只是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山人海,不由得一阵头大。

崔渔随意的在人群中选了二十几个乞丐,然后叫到后院,一阵梳洗打扮之后,开始安排人直接上岗。

崔渔定下的规矩倒也简单:有车马、扁担、旗幡的,在旗幡上烙印下文字,就可以获得粟米。而且在没有将字澹化之前,每日里都能来领取三碗粟米。这样一来,可以防止众人回手就想办法将上面的文字擦去。

没有车马扁担的,只要舍得出身上的衣服,在衣服上烙印下文章,也能来领取粟米。

而且烙印的文章越多,领取的粟米也越多。

每日里穿着衣裳来,还能再领取粟米。

再就是给人免费发衣裳。

只要能连续来半个月,就可以获得一件崔渔‘定制版’的衣裳。获得定制版的衣裳后,每日领取的粟米数量,可以比平日里多一碗。

于是大梁城的裁缝铺疯了,无数的裁缝铺找上门来,跪求着要和崔渔合作。

一件件衣裳,日夜赶工的制作出来。

大梁城的贩夫走卒疯了,挑着扁担、赶着车马到来,在门前排出长长的队伍。

大梁城的平民百姓也疯了,一个个平民百姓找出最大码的衣裳,来到了崔渔的店铺前,然后抱着一袋袋粟米面带喜色的离去。

崔渔站在屋子顶端,看着下方那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百姓,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前年天下大旱,大梁城身为女魃中心之地,更是首当其中。

自从那场大旱之后,整个两界山附近的百姓,就一直都没有缓过来。

前些日子昆仑山坠落,你以为昆仑山落在了哪里?

还不是百姓的田地里?

无数百姓化作了流民。

看着那一个个面黄肌瘦的难民,崔渔心中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智狐与唐周也不知何时站在某一座酒楼上,看着无数口中高诵:‘南华老仙,法力无边’口号的信众,智狐不由得头大:“你这是公器私用,中饱私囊。”

“也算是我为师尊办的最后一件事情。”唐周道:“这群人中,一定会有获得昆仑世界造化的幸运儿,要是能转化为我太平道的气数、信仰,对师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也减少了几分我背叛太平道的愧疚!”

唐周悠悠一叹,看着滚滚人潮不语。

太平道的元老,可都是他一个个从乞丐堆里扒拉出来,亦或者是从寻常人家挑选出来的天资不凡之人。

这些人有的跟了他数百年,有的跟了他几十年。

他总要为他们留一条后路!

“江湖路远,同去同归。”唐周低声滴咕:“我总不能叫他们因为某些人的龌龊,将命留在江湖中。”

一旁智狐双手趴在栏杆上,看着车水龙马的街头,口中滴咕了一声:“功德无量!”

“我现在是越来越欣赏这小子了,两界山遭逢大难,不知多少人要饿死。现在有他的粮食,不知多少人可以活下去。对于百姓来说,他就是活菩萨。”智狐看着站在楼阁上静静喝茶水的崔渔,也不由得面色敬佩。

身在庙堂之上,大概总是会敬佩那些真正肯为百姓做实事的好人。

不过

看着那贩夫走卒在领粟米,有些人却坐不住了。

在大梁城饿了不知多久、一个个气息奄奄的乞丐,看着那一袋袋的粟米,眼睛里都饿出了绿光。

有心上去领粟米,可是看看自家衣衫褴褛的衣裳,哪里还能烙印文字?

“小哥,我要领米。”就在此时,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饿的皮包骨头的乞丐,挤开人群,冲入了米铺前。

崔渔雇佣的小哥一双眼睛看着那乞丐,露出懵逼的神色,从头看到尾,都不见能烙印文字的地方。

那破破烂烂的衣裳,能烙印文字吗?

“我不穿衣服,我往衣服上烙印。”那乞丐干脆直接将身上的衣服扯下来,一双眼睛看向负责烙印的伙计。

伙计闻言一愣,崔渔吩咐中,可没有这一条。

他可不敢擅自做主。

楼上崔渔看到这有趣的一幕,不由得笑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我见你心诚意真,你身上烙印了文字之后,粟米没有,倒是可以赏你一碗米粥。你第一日烙印,没有洗去褪色的话,第二日就可以来这里在烙印,再来领一碗米粥。七日之后,没有褪色,就可以来领粟米。”

崔渔也不是小气的人,用尸祖的神血做人情,崔渔岂能不大方?

而且他觉得,最近这些日子,自己的神血好像是莫名其妙增加了,总是莫名其妙的涌入身躯内!

他是真的神血多到没处用。

崔渔话语落下,大梁城的乞丐疯了!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