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十年前旧事(2/2)

十一年前,大齐从秋末开始大灾小灾不断,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朝廷忙着四处赈灾抚民,焦头烂额。送到九边军营的粮晌便供应不上了。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不久军中就起了哗变。

函谷关的三十万大军虽有吕国公压着,但奈何众将士也不愿饿着肚子打仗。

将士们消极怠工,关外异族又虎视耽耽,欲趁大齐内乱,举兵来犯。吕国公没法,只好用自家银子从别处购了粮食回来,才勉强让将士们填饱了肚子。

结果国内灾情刚平息,吕国公就被人弹劾了。

说他的粮食是从关外购来的,说他与关外异族勾结,说他通敌卖国。还说他贪墨军晌,私藏战利品。至正帝便圣旨急召吕家父子回京。

吕国公父子刚回到京城,还只是按例询问,事情未明,还未定罪。结果太子又出事了。

暴出在这之前太子赈灾,监守自盗,赈灾银失窃,手底下官员贪墨,太子又因救治不力,致灾民大量伤亡。至正帝便卸了太子的差事,把他关在东宫。

见太子失势,朝中越发狠踩太子。

说他不堪为储君,要求皇上废太子。但太子幼年就被封为储君,当太子已经十数年,这些年帮着料理政事,很是勤勉,皇上并不打算废太子,压下了朝中的声音。

到太庙祭祖时,皇上问大祭司赵刚,太子是否可堪当国君。

赵刚便把致远和尚对太子的批语说给皇上听,为保太子,为免朝野动荡,不免夸大了些,说太子乃天命所归,将来青出于蓝胜于蓝,是百年难遇的盛世明君。

不想这番话被泄露了出去,更为太子招来祸患。

已经把太子和吕国公得罪狠了的朝臣,更不想太子翻身日后清算他们。便搜罗了各种罪名,欲拉下太子。

为太子捏造了数项罪名。

又知皇上忌惮吕国公,担心他功高盖主,太子将来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外戚,恐以后会成为吕家傀儡,怕是要江山易主,众臣拿捏住了皇上的心理,更是肆意打压。

因吕国公父子已被召回京中问话,太子被幽禁,别的与太子亲近的大臣,不是被锁拿问罪,就是敢怒不敢言,一时太子和吕国公竟是无人援手。

后又在东宫搜出太子私藏的龙袍,太子先是被锁拿去大理寺问罪,后又在吕国公府中搜出他通敌的信件,更加坐实了他二人的不臣之心。

“……知外祖一家被赐死,皇兄派人去劫狱,本想救下外祖一家,不想出了内鬼,被父皇派人埋伏……皇兄又多了一宗罪……尔后外祖一家冤死,东宫失火,皇嫂、炙儿还有皇兄的几个庶子女一夜之间都死在了火海里……外头还说他们是畏罪自尽……”

赵广渊按着胸口,几乎喘不上来气。

“我从火海里拼死救下的炎儿,也在几日后,在宫中得急病死了……皇兄心灰意冷,隔日也死在了牢里,母后为了保护我,也跟着去了……”

林照夏听呆了。

她之前有听他说过一些,但并不详细,不想内情竟是这样的。

皇权争斗,果然尸山血海。

那张龙椅只有一个,可人人都想要。

有心想让他远离那个位置,暗戳戳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可看他按着胸口,压抑痛苦的低泣,林照夏心也裂成两半。

抱着他,不住地安抚,“没事了没事了,你还有我……”语言苍白又无力。

见他耸着肩膀在自己怀里痛哭出声,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妈的,干了!

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一张龙椅吗,抢也要把它抢过来给他坐了。大不了人头落地。怕个球,十八年后咱又是一条好汉!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