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三顾茅庐(1/2)

那女人要死赖着不走,江怀安一个大男人也不能像女人那样拿着扫把哄着出门,也不能说什么重话。

一切又似乎不了了之,江怀安始终一根刺,不舒服,拔又不是,不拔又不是。

除了打击政敌,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做出政绩,政绩才是仕途的生命。

他是个有基层领导经验的领导,曾经在镇上做了领导,可他毕竟不是专门搞经济的领导,所以他必须提拔专业的经济人才,最好有经济学基础的人才。

这样的人在体制内微乎其微,好像这里面只注重写材料,只要材料写得好呢,就会有人赏识,只要把领导的讲话稿写得漂漂亮亮,就有机会做领导的大秘书,所以全部科室的人,不止是秘书可是的人,都要钻研材料,写作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却少有人钻研经济方面的业务,也没人有提出发展经济方面得构想,就算是之前是读经济专业的,也改行去做宣传或者写材料了。

文山会海,来来开去,还不如去把大街扫干净,这是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认识,简单粗暴,

尤其是在丰江县城,这一点很严重,更加不注重经济发展,主要原因是魏书记,他是个相当保守的人,不喜欢激进,宁愿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也不愿意去冒险尝试,导致整个政府风气就是保守、合群。

十年,二十年过去了,这个县城,还是没有明显变化,别的县城都修上高铁了。

丰江县城得高速公路还只有一条,并且那一条质量粗糙,道路已经出现严重的凹陷和断裂,这一切都是源于,前一任县长陈明宇的杰作,他将工程承包了给皮包公司。

皮包公司的专业水准不过关,也不知道是在哪里找的施工队,一看就是农民班子组成的,在监工过程中,追求一个外表华丽,实则内里粗制滥造,堪比豆腐渣工程。

还没有到十年,这里的道路就凸显了豆腐渣本质,凹凸不平,里面的空心很多承受不住压力裂开了,碎石、石灰石等翻了出来,到了梅雨季恶节,弄得到户都是,泥泞不堪。

因此,他被封为史上最烂的高速公路,被人诟病,至今如此。

这样的工程也可以过关,验收部门真是在梦游的时候来检查的,没办法,权力就是可以一手遮天,他们老大说了什么不算,老大的老大说了才算。

江怀安早就在心里发誓,登政府有钱了,一定要修一条高速公路,要以最高的质量标准制造,要成为史上最好的高速公路,这一条路,会计入他的政绩。

就算丰江县的人,都记不得有哪一个县长的名字,也记不得县长做过些什么。

可是当他们开奔驰在高速路上,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一定会记得,这一条条路是一个江怀安的人修建的,他总算是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可惜及时没有钱,要修一条高速公路是要上百亿元,丰江县城的错财政不可能支持。

为什么高速公路要收费,就是因为它太昂贵了,一般人负担不起,所以才要分摊在每一个人身上啊。

现在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有钱了,反计划都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