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关于一段记忆残篇(1/2)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洛便又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除了无聊时偶尔会把赵山河叫来喝上一顿小酒,基本也没人会主动登门来找他,甚至连佟大成和唐野这样的自己人,都是选择了暂时与其划清界限来规避风险,更遑论是其他人。

这样也好!

刚好可以趁着这段‘静默期’来做些他自己的事。

比如,突破一下修为瓶颈。

再比如,种一种药草、炼一炼丹药什么的。

总而言之,他这小日子过得倒也还算挺充实。

在外界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便已将《丹方炼药篇》上记载的所有二品丹药全都炼成。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丹圣玉蝶与外界的时间差,以及大师兄药康的精心指点,这才让得他进步神速。

在此期间,他也对那九块出自于东土佛门的石板刻图进行了深入研究跟探索,并从中领悟颇深。

要说这套‘大须弥拳法’倒也当真玄妙,若是换成其他人,怕还真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中领悟到什么。

这套佛门功法的真正意境,似乎更像是与‘大自在剑法’同根同源,因此才让他参悟起来事半功倍。

大须弥拳法,共分九式,从如何发力,到如何借力,到如何收力,再配以全身骨骼经脉的融会贯通,九式合一,天下皆须弥。

也正是在练习这套大须弥拳法有所小成的当天夜里,他的修为瓶颈也总算是松动了,而后直接被其一鼓作气地突破。

当他的修为跨入到真元境初期,整个人顿时有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都得到了实质性蜕变的感觉。

与炼气境晋升到筑基境时不同。

其丹田内海中的灵力非但没有干涸,反而还暴涨了数十倍都不止。

原本汇聚成小溪一般潺潺流淌的灵力,俨然变成了泛滥滔天的大江大河,可是要比从前雄浑、壮阔太多。

他舒展一下筋骨,跟着快速完成了大须弥拳法的九式合一,最后猛地一拳捣出,隐隐犹如砸出一座须弥小山。

只听得轰然一声巨响,不远处几块巨石皆已被轰成一地齑粉,其威势好不骇人。

随即,他又开始尝试着演练起大自在剑法,内在真元之力化形、外在真元之气化罡,不知不觉间,便已进入忘我之境,和炼丹时的忘我之境一样,但却并没有经过没日没夜地煎熬,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与此同时,他也完全可凭此肯定,大师兄药康提到的‘舍身、忘我、空明、显照、虚至极、守静笃’这六种意境并非只适用于炼丹炼药,往往在练习功法与术法时也同样适用。

自从这一晚过后,他的炼丹手艺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在经过丹圣玉蝶里三昼夜的苦练,终于是让他如常所愿的炼成了第一种三品丹药,筑基丹。

此外,更让他感到无比窃喜的是,在一次抱有侥幸心理的尝试中,居然让其在青冥鼎内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炼丹。

尽管耗费的真元之力较大,但效率却极高,而且只需要稍作调息,便可快速填补亏空。

这也充分说明了步入真元境以后的优势,大大缩短了恢复消耗亏空的时间。

不过略有遗憾的是,自从数月前进入过一次空明境,便再也没触及过。

不过,这也已经很了不得了!

目前,青冥鼎内燃烧的可是天地间三大火种本源之一的‘空中火’,无比霸道不说,且生生不息,若能凭此来炼丹,只要你的灵材药草够充裕,炼丹手艺够精湛,便可无限循环地成丹。

甚至他正琢磨着,等攒下一定数量的筑基丹后,要不要先给洛河塘送过去一批。

甭管是拿出去售卖,还是用在自己人身上,最起码都能体现它的价值不是?

“臭小子,看你近段时间也挺努力的,告诉你个好消息,想不想听?”

不知何时,药康已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杨洛身后,似乎确实是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声音中满是掩饰不住地愉悦。

可某人在听了之后,却连头都没回,就那么不以为意地随口应付着,“究竟是什么好消息呀,不妨说来听听。”

“小师弟!你近来可是有些自我膨胀啊。”

似是对这个小师弟爱搭不惜理的态度很不满意,药康原本还笑容满面的神情一下变得严肃起来,连说话的语气都变得沉重了几分。

杨洛立马浑身一哆嗦。

自从他的修为跨进到真元境初期以来,不但对外界自然环境的感知范围大幅度提升,还对潜在危险的预判也越发精准,药康此时的情绪波动已然影响到周遭环境的微妙变化,可见这位大师兄确实是生气了。

“大师兄,该不会是那五行太岁已然成熟,可以入药了吧?”

杨洛‘噌’的一下起身,脸上写满了关切与欣喜的表象,倒是让得药康想发脾气都找不出理由了。

当然,药康也并不是真生气,只是有些看不惯某人那副骄傲自满、不着四六的顽劣个性罢了。

不过看不惯归看不惯,要说这个小师弟在对待某些事上还是很认真的。

比如那株万年雪莲,居然还真就被这个小师弟花心思给淘弄到手。

姑且不论其他,单是这言而有信、雷厉风行地行事风格,就让他很是认可与欣慰。

如今有了这株万年雪莲,延寿丹的出炉也就指日可待,那么凭借延寿丹来给他续命,不也就是迟早的事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