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入乡随俗(1/2)

一队车马绝尘去,一路谈笑伴同行。

当晚,他们来到‘融城’入宿。

这也是离象城最近的一座城池,常住人口与象城差不多,但若论繁华程度,可就要远远不及啦。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不管怎么说,象城也是紧靠大漠的一座边城,如今又以当地特产‘筑基丹’而名动江湖,引得八方来客蜂拥而至,要说这样一座鱼龙混杂的边城,还真不是临近几座城池所能堪比的。

而这座融城,固然离象城最近,但由于当地也没什么过于稀罕的特色跟特产,故此也只能算是一座生活较为安逸的城镇。

甚至毫不客气地说,连土匪强盗之流都不愿光顾,可见这又是一处多么贫穷的地儿。

但就是再贫穷,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信仰,于是也就不会缺少洛河塘这家皇商的扎根立足。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洛河塘的地上地下生意便皆已步入正轨,直至那后院的善堂也被布置得妥妥当当,一行人才继续开拔,朝下一座城镇‘石城’进发。

石城,以盛产石料而闻名,且在城中随处可见‘赌石’的门店,专程来此收购石料的商队也是络绎不绝。

据当地人自己说,曾在他们这座城里出产过不计其数的好料和天下奇珍,只要你的运气够好,身上又足够富裕,那么必将会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杨洛知道,这纯粹就是忽悠外地人的统一口径,根本不必当真。

但让他感到很意外的是,这座石城里的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修行,而且基本还都是打小就开始接触修行,这不禁是勾起了他的强烈好奇心,后又经过一番深入了解,这才弄清楚此中原由之所在。

盛产石料、盛行赌石的地方,那么当地最崇尚的职业自然非‘解石匠’莫属,况且这地方的物产又极为丰富,要想以物换物的换到些灵石来修行,应该也并非难事。

是以,每家每户都在培养‘解石匠’的彪悍民风也就很好让人理解了。

整整在此地逗留了七日,洛河塘的金字招牌才被挂了起来。

期间,杨洛跟赵山河也没少霍霍灵石,只要是一得空,俩人就会忍不住去街边赌上几手,有输有赢,倒也乐在其中。

继续开拔继续行,途经丹阳、浙水、秦岭、青州、九原、应天、金陵、巨鹿、天水、江夏、奉天等十几座人口密集的州城县城,直至最终抵达京都——盘庚城。

这一路上,风光秀丽,山水如画,各地也都有着各地的风土民情。

他们每到一地,都会很接地气地入乡随俗,品尝当地特产,游览江河大川,拜访名胜古迹,就这么一路游山玩水,也没觉得有多累。

转眼间,便又是数月光阴匆匆流逝,而洛河塘的皇商招牌也被他们带到了各地,若从大殷王朝的疆土全图上来看,当真是已经做到了遍地开花、到处都是。

不过,杨洛跟赵山河对此却仍不知足。

若按他俩的话来说也就是,还有另一少半疆土未曾见到洛河塘的商号,总有那么一天,我们要走遍每寸疆土,也要将洛河塘的商号覆盖全境!

这是一个多么远大的鸿鹄之志,但暂时恐怕是无法去兑现了。

只因一年一度的赏金大会又要在各地举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