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面圣(1/2)

“翌日,皇宫辰德殿内,赵佶手持毛笔,在书桌前写下“水调歌头”。

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如同断金割玉一般,别有一种韵味。

他之所以召见朱宁,也是李师师提及,说他以独特的唱腔,演绎这首《水调歌头》。

他听李师师唱了,所以才对这朱宁有几分好奇!

“臣见过官家,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宁被内侍带入殿中,赵佶似乎还沉浸在书法中,没有看他,只得抱拳行了一个武将之礼!

大殿落针可闻,只有笔走龙蛇的沙沙声!朱宁没有得到回应,始终保持行礼姿势,只是背脊挺的笔直!

宋徽宗赵佶是位艺术家皇帝,等到写完收笔,看见不发一言的朱宁,沉稳内敛,赞赏的点了点头!

“平身吧!”声音如沐春风!

朱宁谢恩后,站直了身子,低垂着头!

赵佶放下手中的毛笔,轻轻地摩挲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殿内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微妙。

“听闻你对《水调歌头》有独到的见解,今日特召你来,想听听你对这首词的看法。”赵佶率先打破了沉默,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宁心下一凛,他知道,因为是艺术皇帝,所以这是在试探他的才情。

他沉吟片刻,然后开口道:“臣以为,《水调歌头》所表达的是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词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正是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苏相公对人生的期盼和祝愿。”

他的声音浑厚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情感。赵佶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他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朱宁见皇帝如此,心中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应该符合皇帝的期待。

“李师师说你是她表弟,我一直以为她举贤不避亲,不曾想她多次推崇于你!竟然是真心举荐贤能!”赵佶笑着说道:“这首词是我心头之好,你能够理解得如此透彻,实属难得。”

做戏做全套,反正李师师父母早年就双亡,朱宁与她自然是亲戚关系!

这些事情,朱宁早就把户籍打点好了!

朱宁谦逊地低头道:“陛下过誉了。臣只是有感而发,并未深思熟虑。”

“朕且问你,对于朱家的处理上,你有什么想法?”

朱宁进宫之前就在推敲这个问题,因为他身份摆在这里,肯定会被询问!

毕竟这个问题不是取决于他的看法,而是看他的心性!

是求情,显得不分是非?还是严惩弄的自己狠辣无情?

他身份摆在这里,不好取决!

于是朱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沉吟片刻!

赵佶也不催促,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朱宁想到牢房中的朱彪对他说的话,他朱宁身体里流淌着朱家人的血脉!这是不争的事实!

既得因,承其果!

朱宁也没有想过要赶尽杀绝!

因为很多人确实无辜!

朱宁斟酌用词,开口说道:“官家,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叔父欺君罔上,自然要受律法制裁,可是朱家众人何其无辜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