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驱赶(1/2)

崇祯十八年二月二十四,大明第二集团军经过多日的轻装狂奔,终于先建奴一步,抵达鸭绿江北岸。

到达之后,发现南岸有不少朝鲜军队正在构筑防御,遂派人接触。

一番交流下来,才得知是朝鲜国王应大明陛下旨意,协助大明抵御建奴的军队。

左良玉在吃惊的同时,当即带领五万明军与朝鲜大军汇合一处。

鸭绿江两岸地势开阔,非常适合十七式重机枪的防御作战,左良玉将五万明军以军为单位打散与五万朝鲜军混合。

这样的混编队伍,安排第十一军、第十二军和朝鲜军三万人,共计五万人沿线铺开驻守中路,所有机枪火力,均安排在两翼,形成交叉火力网,正面以大明为主。

第三集团军虽然丢弃了重炮等大型物资,但重机枪可没落下,这可是战斗力的保障,无论如何左良玉是舍不得丢弃的。

而左右两侧由大明第十三军、第十四军、第十五军和朝鲜军组成,每侧两万五千人,以朝鲜军为主。

金庆征在皇明抵达的当天,就自动退居副位,将大军的指挥权交到了左良玉手中。

有皇明的大军支援,金庆征心里也有了主心骨。

而左良玉如此安排,不仅可以发挥出重机枪的绝对火力,还能有效的减少一些朝鲜军队的伤亡。毕竟朝鲜军队的战斗力比起建奴来,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他们的作用最多也就是辅助性质。

自从有了重机枪这大杀器后,大明行军打仗就很少再使用拒马等器具,不是没有,而且没有必要。

......

崇祯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清晨,就在十万联合军完成防御构筑,枕戈待旦之时,北岸开始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建奴哨骑前来哨探。

有些胆大的建奴哨骑,在不知道明军也存在的情况下,直接飞掠到鸭绿江江心,观察高句丽的情况。

本来这群建奴哨骑是不知道南岸有高句丽军队的,然当发现南岸驻守有大量高句丽军队时,他们也是不明所以,纷纷想要进一步探查情况。

对此,左良玉也懒得搭理小股建奴,严令明军潜藏身形,不得开火暴露目标,任由建奴哨骑来回挑衅,刺探军情。

左良玉如此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引诱建奴大军上钩,如早早的就让这群建奴发现明军在此,那建奴还会出现吗?

......

约莫半日后,越来越多的奴骑出现,一直增加到数千奴骑,这是建奴的先锋部队到了。

瓜尔佳图赖骑着高头大马看着对岸的高句丽,一种不好的预感升起。

"鳌大人,这高句丽乃我大清属国,为何会陈兵于此?难道只是巧合?”

大清经过这许多天的长途跋涉,早已经是人马俱疲,先不说途中的损失如何,就算是鼎盛状态,在这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况下,怕死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如果高句丽真的反水了,对大清来说可真不是什么好消息。

“图大人放心,小小的高句丽还不敢反我大清,待末将去会会他们。”

鳌拜作为大清第一巴图鲁,就算是如此落魄的时候,对高句丽仍是充满不屑,完全没有放在眼里,不相信高句丽敢真的反大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