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招募教谕(1/2)

要知道,文化是一个国邦、民族的灵魂,是维系一个国邦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国邦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因此,一个国邦、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国邦兴旺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何为文化改造?说白了,就是文化入侵或文化输出。

朱由检认为,此乃一个国邦或民族对外邦或另一民族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外邦对本国“教育和宗教”进行文化渗透,对民众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改造,改变人们的认识观,淡化人们的民族意识,控制人们的思想。

文化入侵的方法比较特殊,它不同于真刀真枪的攻击,不同于大明现有的巨舰大炮,它更注重于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文化洗脑的方式,让其他国邦的臣民认同大明的观点。

后世的西方国家,正是文化入侵的始作俑者,就如后世的鹰酱人自己说的那样,让别的国家人民听着鹰酱的歌曲,看着鹰酱的电影,追着鹰酱剧,这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开始向往鹰酱人的生活。

其造成的伤害,将会远远大于巨舰大炮所造成的破坏。

众所周知,日本这个国家在后世为何如此听从鹰酱的操纵?除了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征服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鹰酱对日本的文化输出做的比较到位。

现在的日本,从根上还没有认同大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倭奴将大明当成入侵者,他们仍然认为日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部分倭奴在大明强大的时候,可能会循规蹈矩,然一旦大明出现丁点颓势,这些人恐怕会给大明带来难以想象的麻烦。

不过,对这一代的倭奴来说,这项任务可能有些艰巨。朱由检准备从倭奴娃娃抓起,因为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外界的每一笔每一划都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记。

要想达到目的,首先就要办学,让倭奴的下一代学习大明的文字、语言以及对大明的认同感,从根上消灭倭奴的民族意识。

想到此,朱由检决定立刻着手,他转过身来,对着蒋德璟二人说道:“二位卿家,朕准备在日本国办学和办报。”

“办学?办报?”二人闻言,完全不明白皇帝是何用意:“陛下,请恕臣无知。我们的目的是掠夺日本的资源,为何还要为其办学办报?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加难以控制?”

“陛下,臣附议,臣以为此举不妥,还请陛下三思。”

对于二人的担忧,朱由检倒是理解的很,教育和舆论那可是大杀器,是关系到国邦长治久安到利器,两者运用的好,比巨舰大炮还要厉害。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要看控制在谁的手里。

“两位卿家,教育和舆论的重要性,想必不用朕多言。朕所说的办学,是办大明的学,通过识汉字、习大明文化,教化倭奴,全日本国所有倭奴亦只能写汉字、说汉语,旧有的一切全部禁止,灌输效忠大明的理念,如此一来,十年或二十年以后,等新一代倭奴成长起来,谁还会记得天皇?如此才算灭一国;至于报刊,乃是大明的喉舌,凡是有利大明的,大肆刊印,甚至可以以假当真,朕想让他们知道的,他们就能知道;朕不想让他们知道的,倭奴永远也不会得知,一切由朕说了算。"朱由检解释道。

蒋德璟二人本就是大学士,才华横溢,如此简单的道理一点就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