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皇宫轶事(1/2)

对于白静远能够在后天之境使用先天真气这一奇观,整个补天阁大佬全都震住了。

纷纷感慨,这是哪里来的‘牲畜’啊!简直不是人。

当然能够在散功之后的七八日光景里,恢复到后天巅峰,也让整个补天阁惊为天人。

真武境级别的‘老干部’们不得不捏着鼻子表示:天才的世界,他们不懂,以后白某人乐意干啥就干啥,他们不管了!

当然应给的支持还是得给,这个不能省了。

白静远则对补天阁这种行为表示:天下还是好人多啊!

嗯,如果你白某人没有在散功重修后,展现出相对应的表现,估计现在就是被扫地出门,或是胖揍的结局了!

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皆大欢喜,所有人都满意的结局。

不过也有一些人心情不那么美好,比如某位俞道长,这位现在被恢复先天境界实力的白静远盯上了,拉着对方天天钻藏书室,要求对方给自己讲解各类理论知识。

俞道长终于体会到智明大师的痛苦和忧伤了,突然觉得自家武当的那些先人,干嘛留下那么多的经典武学,这不是给后人找罪受吗?

。。。。。。

时间就在这样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度过,夏去秋来,枯叶漫天,一缕缕凉爽的秋风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吹拂向大明的东西南北。

宣正四年,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故事的一年,也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

整个大明天下百姓,都陷入了丰收的喜悦中,他们的幸福很简单:衣食住行四大类,满足吃饱穿暖即可。

外加今年年初,大明平定了延绵数年的瀛州叛乱,如今四夷宾服,整个大明似乎开始出现了繁荣鼎盛的状态。

为了保证今年的丰收和老百姓过个开心的秋收年,皇帝陛下一纸诏书,宣布大赦天下,减免各地今年的赋税。

这让整个帝国都陷入了热情洋溢的庆祝活动。

大明京师的紫禁城中,一袭衮服的年少天子,翘着二郎腿,正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拿着本绘画图本,看着津津有味。

一旁年幼端庄的皇后,则是不时捻起一块糕点或是切好的水果,投喂给自家官人。

“今年陛下的诏书传到各地,老百姓不知道有多感念天子圣德,此乃天下苍生之福啊!”

内阁的几位阁老伫立一侧,看着行为姿势都异为不雅的皇帝陛下,暗暗皱眉。

“话不要说的那么满,上传下达要做好,都察院的工作要一直抓,朕可不想好好的一件开心事儿,最后变成糟心事儿。”

皇帝轻轻抖着腿,漫不经心的说道,但是话语中的警告却是实打实的。

“陛下放心,臣等早已和都察院交代过了。”几位老臣对视一眼,忙躬身行礼。

“嗯嗯,你们做事,朕还是放心的。”小皇帝张嘴接过自家小媳妇的递过来的果糕,细细品味着。

“嗯?!这个味道不错,你尝尝。”小皇帝伸手捻起一块,投喂小皇后。

“怎么样?”

“确实不错!”小皇后微红了脸,抿嘴甜甜笑道。

“刘进!”

“陛下,奴婢在。”刘进连忙应答。

“朕记得宁先生好这一口,一会儿让尚膳监给送一份过去。”

对于皇帝陛下如此恩宠宁致,几位重臣对视一眼,暗暗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刘进眼神一闪,低头行礼。

“对了,刘公公,还要配上东南上供的贡茶,这样味道会更好一些。”皇后突然想到什么,轻声提醒道。

“是,娘娘,奴婢知晓了。”刘进连忙应答。

“还是丫头你细心。”皇帝笑着夸奖着自家小媳妇。

“陛下,臣妾听闻宁先生前段时日出了一趟宫,不知是去了何处?”小皇后笑容甜美的问道。

“嗐,为了某些不安定的人呗,宁先生一大把年纪了,还要折腾。”小皇帝一语双关的笑道。

“唉哟!陛下这么说宁某,宁某可是会难过的。”

一道清朗的声音响彻御花园,众人纷纷回头,看到一袭青衣的宁致,悠然的走过来,恭敬一礼。

“哈哈,宁先生可是很少来这后宫啊,这是什么风啊?”皇帝很开心,拉着宁致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