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装备国产化大升级-中(1/2)

40千克的87式82毫米迫击炮,足够作为步兵连的火力压制武器。

只是价格有点贵,每门250军功点,和L16迫击炮价格一样,这可是半价后的价格,如果可以选择话,徐乐宁愿选择50年代的L16迫击炮。

购买1000门,弹药基数45发,同样准备5个基数,总共消耗军功点。

手枪同样得更换,购买价格为10军功点的77式手枪支。原有的手枪作为军官配枪,倒是不会浪费。

加特林没必要装备了,后勤压力比MG42还要恐怖几倍,现有的几挺当做重要工事的防御武器。

刚开始各营装备一挺加特林,好家伙一个个的抢着玩,时间久了,所有人都失去了新鲜感,弊端太多了。

就连刘全华都不拿自己那门加特林当宝贝了,直接扔给了步兵团。

ROG-7火箭筒暂时不动,这本来就是用来对付敌人装甲车辆和碉堡的,但是有装甲团的坦克在前开道了,实际上火箭筒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反倒是增加了部队的压力,之后会减少装备数量。

77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折半后的价格是400点,购买200挺作为补充。

步兵手雷虽然用得少,但是该配备的还是要有。

虽然手雷是属于榴弹一类的,但是它是独立的武器,不被系统归类为弹药类的1军功点100枚炮弹里面,价格要3军功点一枚。

这东西一旦丢上瘾的话,那消耗就真的跟瀑布往下窜一样。

“只买100枚吧,听说装备处已经有了几名军工专家,拿去给他们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做到自己生产。”

步兵团的装备就完成了替换,只剩下炮营的火炮。

虽然L118榴弹炮的性能真的很强,但是105口径的威力对于如今是狗大户的徐乐来说着实是差劲了些,而且数量还不足100门,再分散到步兵团的话就不够看了,倒是可以集中到轻型摩托化步兵师的轻型火力打击团里。

部队正规化,肯定要尽一切可能的统一化武器装备,火炮自然也包括在里面。

在牵引式火炮上面,徐乐计划的是以122毫米和152毫米这两个口径为主,这也是新华夏90年代前的主要火炮口径,而且作为全世界最强的火炮技术大国,这些火炮足以对抗全世界联军。

徐乐永远相信一句话: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作为一个天生就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徐乐来说,增加火炮的射程和口径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什么忍痛淘汰54-1式榴弹炮的原因。

晋省山脉众多,地形凹凸不平,想要发挥火炮威力的话,高射角的榴弹炮是必不可少的。

83式122毫米榴弹炮,新华夏80年代初研制并服役的大口径火炮,全重2700千克,每分钟射速8发,虽然全装药号的榴弹最远射程才16公里,但是其可以发射18公里射程的底凹弹,22公里射程的底排增程弹,和最远射程达到27公里的复合增程弹,和L118榴弹炮一样,该炮也可以发射20公里射程的底排子母弹,可谓是全方位打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