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歼5的第一次空战(1/2)

108门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36门66式152毫米加榴炮,以及各团属炮营等,共计200余门大炮对着河对岸的鬼子阵地就是猛轰。

刹那间,鬼子的沿岸阵地化成了一片火海,几乎没有一个地方被炮弹落下。

鬼子自然也部署了炮兵阵地,也对徐家军这边进行炮轰。

只是徐家军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所有部队都退到了沿岸10公里以外的地方,鬼子的大炮射程近,炮弹全部落在了空旷的地上,除了给地上弄出一个小坑,没有伤害到一兵一卒!

这就是大炮射程的差距,66式152毫米加榴炮甚至不需要全装药号,在距离鬼子15公里处的位置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将炮弹打过去。

而鬼子受滇省的地理限制,再加上自身的牵引车辆少和马力不足等原因,无法携带大口径重炮,甚至连野炮都很少,基本上都是山炮。

比如重达950千克的三八式75毫米野炮,这是鬼子大量装备的野炮,但其最远射程只有8千米。

又比如鬼子三山炮之一的九九式105毫米山炮,虽然只重800千克,能够大量运输,但是其最远射程仅有7千米多一些。

这些大炮用来对付没有重火力的其余大唐军队是碾压,但在徐家军面前,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再次回到空中,双方都没有取得对面区域的制空权,所以一开始都没有派遣轰炸机。

现在空战进行了10分钟,鬼子战斗机已经损失了30多架,已经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最后,鬼子一名飞行队长无奈下达命令,所有战斗机尽量靠拢,然后集体开火,使用集群的子弹来打击歼5。

这是一种自杀式的方法,战斗机挨近了,发射的子弹密集了,更容易对某一架敌机造成伤害。

一开始也的确有了点效果,被锁定的一架歼5躲闪不及,被几颗子弹命中机身,但并没有造成致命伤害。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这架歼5只能掉头返航离开战斗!

之所以说是被子弹命中,而不是被机炮弹命中,是因为鬼子飞机是一式战斗机的甲型,机身武器是两挺7.7毫米口径的机枪,威力本来就小。

再加上歼5是全金属机身,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要不是因为这是歼5的第一次空战,需要慢慢总结经验,那架歼5都不会离开。

不过鬼子也因此使得他们的飞机目标变得更大,随便一架歼5飞到他们上方发射机炮都能很容易的命中一架飞机。

就这样,在两个大队长的带领下,剩余的23架歼5组成多个阵型对集中在一起的剩余鬼子战斗机发动了终结射击。

最后只有5架鬼子战斗机被迫逃离战场,不过徐家军这边可没有放弃,在飞行速度超过对方一倍的情况,要是让这几架飞机逃跑了,哪还有脸返航啊。

于是一个大队的歼5朝鬼子飞机逃离的方向追去。

剩余的歼5可没有返航,因为他们的机翼下面还都挂着两枚100千克的航空炸弹,现在将制空权拿到手了,该朝地面丢炸弹了。

嗖嗖嗖......

22枚航空炸弹落在了鬼子后方,炸毁了鬼子一些车辆,随后歼5完成了的作战任务,第2飞行大队返航!

只是这远远没有结束,战斗机拿下制空权的目的有两个:让敌人的轰炸机无法在自己上空出现;让自家的轰炸机可以出现在敌人上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