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商者无国(1/2)

房间内的气氛格外凝重,纳兰元哲身为勋贵子弟。

从小不愁吃喝,也是在进入赤林军中后,才能见到人间疾苦。

要是一直在京城,可能他还会以为大乾如今处在盛世。

他看向崔枕,面露担忧,问道:

“大人,那该如何避免此事发生。”

纳兰元哲已经知道了自己后续的路,要么是进入朝堂,成为靖安伯的代言人,或者帮助靖安伯治理封地。

要么是从商,帮助靖安伯打理一众缴获的物资。

不管是哪一条路,都需要对大乾的商业以及官府的运转有明确的认识。

崔枕面色阴沉,想了想说道:

“暂时还没有办法....如今各地利益纠葛无比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算是朝堂诸公,都无从下手。

除非....再出一位太祖一般的皇帝,使用强力手腕,强行扭转颓势。”

此话一出,纳兰元哲无奈的摇了摇头,如今的大乾能保证国家存续已经殊为不易。

又如何能再出一位太祖皇帝。

纳兰元哲摇了摇头,将脑海里的阴郁甩了出去,看向崔枕,问道:

“大人,您打算如何与那些粮商购买粮食?”

“明日就是‘时估’开始的日子,等详细的价格出来后,再做考虑。”

‘时估’乃是如今大乾官府对于粮食的一种掌控。

在大乾,秋收之前官府都要向百姓以及粮商们将余粮收上来。

收购的价格就是通过‘时估’来确定。

由掌管粮食的参政带领一些大的粮商共同商议得出,

一旦定下,秋收之后的粮食价格也有一个参考。

但其中猫腻自然不必多说,作为知府的崔枕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一些大的粮商会在‘时估’之前大肆收购粮食,放在仓库里不对外发卖。

一是可以初步抬高粮价,二是等到府衙完不成秋收之前的粮食任务时,

再高价卖给府衙,其中一些粮商自然是大赚特赚。

至于朝廷...则是无意间亏损了一大笔钱。

但,其中难免官商勾结,比如虚定高价。

比如即使粮食比往日要贵上五成,府衙也不管不顾,继续收购。

对于一些大乾官员来说,府衙的银子是朝廷的,但商人的银子却是自己的。

若真有官商勾结,府衙多付出的银钱,自然会流到该拿的人手里。

而明日,就要开始‘时估’,这也是北乡城如今买不到粮食的原因。

想到这,崔枕默默叹了口气,时估结束后的粮价,定然要比现在的粮价要贵上许多。

至少两成!

因为他现在就加价两成!

但在这之前,他还要拜访一些昔日的老友,请其从中斡旋。

...

翌日,风浪城府衙。

今日的府衙格外热闹,大门口处停了一些豪华奢靡的马车。

虽然外表看起来与普通马车一般无二,但其内却别有洞天。

其中,最为瞩目的是一辆驴车,上面坐着一位身穿青袍的老者,还有一位黑衣青年。

二人神情淡然,丝毫没有因为成为众人的视线焦点而局促。

一些大腹便便的商人在下了马车后,微微一愣。

此人他们认识!

但此人不应该是犯官吗,怎么如今还在这里!

“是他,崔枕?他怎么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