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心有鸿鹄而波澜不惊(1/2)

众人面面相觑,将视线都投向了兵部尚书庄兆、工部尚书丘法成。

先前工部尚书一直便在向朝廷诉苦,言称各地工坊生产数量不足,

无法支撑大军出境,还需要等待半月有余。

但如今,草原王庭已然兵临城下,大约再有二十日,便会到达大乾九边。

届时就算是兵器军械足够,那卫所兵也没有必要出镜了。

因为西军赶路的过程就至少需要二十余日。

察觉到诸位大人的目光,丘法成脸上尽是坦然,没有一丝慌乱。

站起身来,沉声说道:

“回禀陛下,十万卫所兵所需要的兵器甲胄于昨日便已到西南山马城,

卫所兵到达此地后,可按名册领取。”

此话一出,御书房的气氛顿时一松。

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紧接着庄兆慢慢站了起来,躬身说道:

“启禀陛下,既然兵器甲胄已到山马城,那卫所兵可否启程?”

皇帝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将视线看向五军都督府方向。

镇国公立马开口:“回禀陛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今临近秋日,气候尚可,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

加之三国军卒此刻应该化作老农,在田间翻耕土地,为土地补充养分。

仓促之下,定然无法快速集结,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

皇帝这才点了点头:“很好,以何种理由出兵?要对国内百姓有个交代。”

兵部尚书庄兆这时躬身回答:

“回禀陛下,白山城作为边境小城,屡受盗匪劫掠,臣怀疑是三国军卒所为。

所以派出百余名军卒在外巡视,

但自从十日前,他们便不曾归来,消失的无影无踪。

臣怀疑是三国军卒杀害我大乾军卒,恳请陛下出兵讨伐。”

这一番言语让在场大臣不禁连连点头,

这庄兆虽然行事荤素不忌,但办事向来稳妥。

如此理由,倒是可以安抚国内百姓。

光汉皇帝沉吟片刻,觉得此理由颇好。

其实他并不愿意做如此举动,但死道友,不死贫道。

大乾衰落至此,也顾不得周边小国死活。

若是他是中兴时代君主,定然不会同意此等过激方法。

“准奏,即日起发兵讨伐三国。”

“臣等遵命。”所有大臣都站起身,躬身回答。

此事作罢,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光汉皇帝明显松了口气。

西军北上,可是近些年来大乾最过激的一次军卒调度,

若是此战不成,那大乾定要缓上好些时日。

他的视线扫向下方,看向那唯一一个年轻人,

对上了他充满平静的眼神。

不由得,光汉皇帝的心态也平和了几分心中无声自语:

“靖安侯,希望你不要让朕...让大乾失望。”

收起心中思绪,光汉皇帝看向在场的诸位大臣,眼神晦暗难明。

“行军打仗的事朕不懂,但我大乾英才济济,

有人会打仗,也能打胜仗。

这大乾江山,要靠你们了。”

镇国公纳兰亭率先开口:“还请陛下放心,我等定然御敌于野。”

“还请陛下放心...”其余大臣皆是连连附和。

站在五军都督府官员中的林青知道,他离京的日子快到了。

而在这之前,虽然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

但...不可急,需徐徐图之,方才稳妥。

光汉皇帝压了压手,示意诸位大臣坐下。

“诸位爱卿,如今左都御史之位空缺,不知你们心中是否有合适人选?”

在场诸位大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来了。

一众京官期盼已久的廷推要来了。

廷推是太祖高皇帝时期便定下的祖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