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坐享其成者(1/2)

文渊阁内的暴怒让在外的吏员都吓了一跳,连忙将脖子缩了起来,低头看向书案上的公文。

在衙门中办事,

弗听,然不言,上官不使事不为;

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上官不让做的事不做。

但吏员们虽然低了下头,但眼中却燃起了火焰,好奇里面发生了什么。

虽然知道庄尚书脾气不好,但还从未在这文渊阁发作过。

内殿,庄兆又将那两封信看了一遍。

上面只有两件事,

一是在沈子材西出三国,立下战功,得成归来后,希望可以封爵。

二是整合出来的十万卫所军归属去留问题,

一些人希望可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缩减军卒数量后得以保存建制,

由沈子材继续统领,算是他封爵后的嫡系部队,

也可以驻扎在西南三国,以作震慑。

即便是再看一遍,庄兆依旧怒不可遏。

怒骂这些人贪得无厌。

信上说明,所保留军队不需要朝堂供养,

在无战事时会遣散回卫所进行屯田,自给自足。

可庄兆知道这话是放屁,朝廷没有钱,但那些人手里掌控大部分海路,手里的钱都要发霉了。

其几大家富可敌国,加之从三国之事若是能成,自然能带回来天量的金银财宝。

毕竟小国也是国。

这些军卒非但不会进入卫所,

而是穿着最好的甲胄,手拿最好的兵器,堂而皇之地进行训练,操练。

这些庄兆尚且能够接受,给沈子材封爵,是他制衡靖安侯,让其显得不那么特殊的办法。

而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卫所军建制保留。

可以想象,一旦此事开了先河,那日后定会有源源不断的麻烦凭空出现。

不说各地烽烟四起,需要集结军队平叛。

就说来自勋贵的打击,就够他这位兵部尚书难堪至极。

那些卫所兵法统上来说,还是属于五军都督府中后军都督府管辖,也是卫国公一脉的势力。

如今平白无故少了十万卫所兵,五军都督府若是不与他拼命,

那就是白白丢了几千年,武人以武乱国的名号。

五军都督府的威严也会一落千丈。

如此之下,那些武人不可能不拼命。

而这一切后果,却要他们这些站在朝堂之上的官员来承担。

越想庄兆越怒不可遏,好处他们一个没有,坏处却是一个不落。

门阀世家豪族,坐享其成者也。

王无修静静看着自己这位学生发怒的模样,缓缓摇头出言提醒:

“维先,你要沉稳一些,

不过是漫天要价罢了,他们的目的可能只是希望沈子材通过此事获得爵位,

靖安侯的名头如今在大乾如此响亮,这些人应该是心动了。”

在以往承平年间,

民间最为响亮的就是江南才子,文曲星下凡,举人老爷,进士老爷。

但如今恰逢乱世,这些手无缚鸡之力,只知吟诗作对,整日风流快活的才子佳人们自然极为显眼。

百姓们见到他们整日不用劳作,就可以夜夜笙歌,好酒好肉,自然心里不舒服。

这也是为什么大乾没有宵禁的原因之一,

为的便是让两种差距极大的人分开来。

见得少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但解决不了根本。

如今靖安侯扬名天下,谁都知道他带领五十人就可以灭一个大部。

百姓们对于读书识字,考上举人进士根本不奢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