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忠臣(1/2)

黑色的帷幕铺陈在天空之上,唯一的光亮是那愈发圆润的月亮,清冷的光芒洒落,落到京城上空,

被那万家灯火消融,变成橘红色,温暖和煦。

街道两旁,商铺摊贩的灯火陆续亮起,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棂和门缝,洒在青石板上,形成斑驳光影。

行人的身影在灯光下拉长,脚步声在夜空中回荡。

远处传来锣鼓声吆喝声,为京城夜色增添了几分生动。

九边的战事影响的只是百姓,并没有影响京城繁华,

青楼妓馆依旧人满为患,酒肆中欢声笑语一片,秦河畔灯火璀璨,人潮汹涌,

每年战事开启,对于京中商贾权贵来说,意味着财源滚滚来。

各种工坊开始运作,一天十二时辰不停歇,数之不尽的物资变为实打实的银钱,

对于他们来说,九边战事一年都不能停,

谁敢停,谁就死。

今年如此光景,许多人有些按捺不住,

草原王庭不是号称铁骑无双,战力无双,却接连吃败仗。

他们生怕草原一蹶不振,逐渐衰落。

不少人借着小聚一场的名头在各个青楼妓馆甲字号房间内暗中商讨,寻找对策,使得京中颇有些波诡云谲。

而位于京城中轴位置的皇城,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高耸的宫墙在月光映照下,显得庄严神秘,檐角挂着红灯笼,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散发出柔和温暖光芒。

这些灯火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同样瞩目,

只是皇城之内却一如既往的漆黑死寂,在这灯火通明的京城之中,十分突兀。

皇城之内,只有几处点燃灯火的地方,一地是太后居住的寝宫,

另一地则是光汉皇帝逗留已久的御书房。

御书房之外,身穿漆黑甲胄的靖安军卒屹立在黑暗之中,神情警惕,守护着那为数不多的光亮。

这时,淡淡的脚步声传来,顿时有十几道目光盯了过去,

待到转角处出现那熟悉的身影后,他们才将目光收回。

青衣太监端着食盘,察觉到了那带着警惕的目光,微微一笑,心中无声自语:

“这西北军卒与京中勋贵子弟就是不一样。”

青衣太监步伐缓慢,感应着四周,待到发现一切安全后才轻轻推开御书房。

古朴的大门发出一声轻吟,一股微弱的暖风扑面而来,

黄俊顿时觉得舒服极了,脸上也带上了几分笑意。

埋头御案的光汉皇帝从高如山峰的奏疏中抬起头,勉强露出半个额头与眼睛,

见到是黄俊到来,便又将头低下,

黄俊将食盘放于一侧,步伐轻缓来到桌案旁,

“何时了?”清冷带着疲惫的声音传来,

黄俊躬身轻声说道:

“陛下,已是亥时,当用膳了。”

正在奋笔疾书批阅奏折的光汉皇帝顿住笔,微微一愣,缓缓直起腰,

“这么晚了....那便用膳吧。”

光汉皇帝缓缓闭上眼睛,利用这片刻的时间来闭目凝神,休养生息,

只是眼睛刚刚闭上,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九边将士与敌厮杀的场景,

鲜血满天,人头滚滚,

再一闪,画面变成了衣不蔽体的百姓在城池中逃避蛮人战马追逐,

可两条腿如何能跑得过四条腿,

人头落地,城池被战火所点燃,

幸存的百姓茫然无措地看着四周...孤独无助,孩童的哭喊声刺耳万分。

光汉皇帝额头浸出冷汗,眉头紧皱,浑身发出不经意的颤抖,

“陛下,陛下?”这时,黄俊的声音响了起来,

光汉皇帝这才缓缓睁开眼,见到黄俊关切的脸庞,长出了一口气:

“朕居然睡着了。”

黄俊拿着食盘的手微微一顿,神情一黯,将一碗稀粥,两张大饼,一个鸡蛋还有两碟咸菜放于桌案之上,面露忧愁,轻声说道:

“陛下,今日早些歇息?”

光汉皇帝拿过巾帕擦了擦手,径直拿起一张大饼,狠狠咬了一口,

“朕若是歇息了,这么多政事奏折谁来批阅?”

“可...您的身体要紧啊。”

光汉皇帝没有回答,而是默默吃着,他与百姓一般,

用膳是一日之中少有的歇息时间,

这段时间内,他什么话都不想说,甚至眼神都一点点变得空洞,脑海中空空如也。

直到两张大饼尽数吃完,又将那个鸡蛋放与粥中,小口吃着...

光汉皇帝自从亲政以来胃口极好,准备的饭食也都尽数吃完,今日亦是如此。

待他吃完后,空洞的眼神一点点恢复锐利,整个人也变得不再彷徨无助,

他再一次成为大乾光汉皇帝。

深吸一口气,光汉皇帝侧头看向正在收拾的黄俊:

“林青还没有消息传来吗?”

“回禀陛下,曲州并无消息传来,大概是靖安侯走得匆忙,连平日的密信都没有送出。”

黄俊默默说着,他能清晰地看到皇帝的两鬓又多了许多白发。

“不会如此。”光汉皇帝眼神闪烁,其实这些日子他心里也有一些猜测,

可能林青自己都不确定要去草原何处。

“处世之道就是应变之术,不能偏执于一端。用兵之道也是如此,贵在随机应变。”光汉皇帝有些笃定地开口。

“陛下圣明,不管如何,靖安侯都会给大乾带来大胜,对此臣深信不疑。”

近日来黄俊又升官了,已是从五品的总管太监,可以自称臣子。

光汉皇帝面色阴沉,眸子中带着倔强:

“朕知道,他从来没有让朕失望,但...在这朝堂上,朕能赢吗?”

黄俊的脸色陡然大变,浑身气力鼓胀,顿时一股汹涌气浪将整个御书房笼罩,

“陛下,慎言,隔墙有耳。”

光汉皇帝轻笑一声,脸上露出一丝自嘲,苦涩地摇摇头。

虽说他这皇帝是泥菩萨,说的话没有几个人会听,

但在百姓看来,这天下就是他的天下,可一言而定。

但...自他亲政以来,其中艰辛只有他一人知晓。

光汉皇帝像是想到了什么,阴沉的脸色舒缓,嘴角也带上了一丝笑意,

好在,靖安侯异军突起后,他的处境改善了许多,对于这位臣子,光汉皇帝是感激的。

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大乾百姓,毕竟以往的大乾胜仗难寻。

近日里九边西北捷报连连,只有他与朝堂衮衮诸公知道,其中始作俑者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