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隐隐约约(2/2)

刚入营柳琬就被范成明着人引去和柳星渊汇合。

柳星渊早得了信,远远迎出来,调笑道:“十一郎,不在家陪弟妹侄儿,跑来随我吃沙子。”

柳琬悠然道:“好男儿志在四方。”

兄弟两靠近些,柳星渊低声道:“那你可找错地方了,哥哥我呀在这就是处理文书的。”而且是无关紧要的文书。

以柳星渊的出身,出仕不难,吴越幕府的经历是镀金,但并不十分重要。他在此无非表明河东柳氏绝无违逆之心。

一群人中稍稍混出头的是薛宇达,靠的还是薛曲的裙带关系。

柳琬悄声道:“七哥以为,两卫比之洛阳军如何?”

也就从小一块长大的兄弟,柳星渊才说得罪人的实话,“一个天一个地。”

文书再不紧要,也关乎大营方方面面,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若南衙十二军卫都有如此实力,大吴江山何愁不稳固。

柳琬直言:“我在洛阳亦是听闻,洛阳军骂声一片,先前守土之功全折进去。”

柳星渊不服气道:“他们只有守没有功,功劳是范李二位大将军的。”

这两人一个来自南衙,一个出自边军,都不是洛阳本地将官。

柳星渊转入正题,“这次吏部派遣的官员足额吗?”

时至今日他也看出来,两卫缺粮是假,缺官是真,但这事并没有往外说。

乱军搜刮本地民脂民膏,过一道手最后落进两卫的口袋里,怎么可能缺粮。

但诸多郡县官员罹难,地方无人治理,才是掣肘两卫进军的一大要素。

柳琬迟疑道:“或许只够文城一地。”

柳星渊脱口而出,“来者何为焉!”

三郡疲敝,缺的是三郡的官,只补一郡算什么道理。

这次镀金对柳星渊而言可有可无,但他现在和吴越两卫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吴越平乱平的难看,对他有何好处!

柳琬不知内情,“七哥,局势果真艰难到此吗?”

柳星渊:“战事稍有起色,世子便在河东子弟间求贤,询问是否愿去地方任职。”

吴越没有任命官员之权,许出来的多是流外官以及曹吏,除了家道中落的旁支子弟,没几个愿意去的。

柳琬:“恐怕这次吏部的结果,也不会让世子满意。”

朝廷尚书省下吏部,折腾几个月,还是一个草台班子。

柳星渊为领队的陆德业默哀一息,便放到一边去。旁人荣辱与他何干,最后锅还是吏部背。强扭的瓜不甜,吴越又不可能硬逼着一群河东子弟出仕。

全永思散步到营门口,见曹学海从营中带出几架车,正在营门口装卸,祝明月的车架并不入营。

全永思问道:“东西打哪儿来的?”

曹学海:“禀全校尉,祝娘子带来的。”

带来的!

全永思眼睛一亮,“祝娘子来了,我们的好日子岂不要来了!”

作为右武卫的老人,庄旭和祝明月私下的勾当,隐隐约约听说过!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