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肃有一策,可降吕布(1/2)

何进这边忙着安排人手前往各州,而刘辩与袁隗也同样没有闲着。

正如何进等人所预料一般,袁家也派出了亲信前往各处,其中往冀州而去的亲信手中就有一封天子密诏。

由于顾及皇家体面与自己的名声,何进虽于幕后掌控着皇宫的宿卫,但却远不像历史上曹操对于刘协那般监控严密。

所以这份刘辩版“衣带诏”并没有以血为书,被卢植带出宫去也未受到过多盘查。

只是为了不被何进知晓,此密诏书并没有盖上天子大印,而仅仅是袁隗等人按照计划分别署名并盖上自己的官印,以此来证明此诏书的真伪。

反正密诏这东西本就是“信则有用,不信则无。”

历史上曹操尚且侨诏以聚群雄,这份拥有朝廷一众大佬署名用印的“密诏”显然更具说服力,可以为袁术起兵增加一些正义感……

“陛下何事如此开心。”小宦官见刘辩今日下朝后就面带喜色。

卢植授课离去后,刘辩竟难得的又独自翻阅《春秋》许久,甚至读到忘情处还忍不住吟唱几句,可见心情相当不错。

由于授课时刘辩从不让外人进入,以至于刚刚进来伺候的贴身宦官李贤也好奇不已,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竟让天子刘辩如此喜形于色。

毕竟这两年,随着刘辩逐渐长大懂事,李贤已经很少在刘辩脸上看到笑脸了。

仗着自己在刘辩未登基前就是随侍宦官,李贤忍不住问了一句。

毕竟像他这样的“潜邸”宦官,与刘辩的“亲密度”还是远高于宫中其余人员的。

却没想到从书海中被唤醒的刘辩一改刚才的轻松神态,面色瞬间阴沉下来,语气愠怒道“大胆!朕之心事,岂是你一个阉人可以窥探的!”

李贤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平日里对自己颇为恩宠信任的刘辩居然如此大发雷霆。

马上拜伏在地上,瑟瑟说道“仆一时嘴快,知错了,求陛下饶命啊。”

或许是李贤这畏惧的模样让刘辩想起了其对自己的多年陪伴,这才收起怒气,不耐烦地说道“好了好了!我知你是一时嘴快,此次便饶过你了,但,下不为例。”

“谢陛下宽恕,谢陛下宽恕!”李贤捡回一条命,不禁连连拜谢。

“好了,起来吧。”刘辩淡淡道。

经过这一番情绪波动,他已无心再看书籍,缓步走到门前,放眼望向外面的重重宫殿,刘辩却又说道“李贤,你伴朕身边已有多年,算得上是朕的一个贴心之人。这些年朕心中的苦,你应该也能感受几分。”

刘辩一番“掏心掏肺”的感叹听的李贤就要拜倒,毕竟帝王的“心里话”可不是能等闲视之的。

可刘辩却仿佛知道了他要说什么一般,摆了摆手打断了李贤的动作,喃喃说道“都不重要了,用不了多久,一切都会回到正轨,朕这次,势必要拿回一切!汉室,必会在朕手中再次兴起…”

月余过后,时任并州牧董卓在府中召集心腹商议大事。

“诸位,信你们已经看过,袁术小儿邀我共举义兵讨何,并于下月派人前往黎阳参与会盟,诸位以为我当应,还是不当应?”董卓环顾一众手下文武,发问道。

面对主公的疑问,众人纷纷发声,但却意见多有不同。

认为该应得,是觉得有袁家这个顶级世家在中间牵线搭桥,又有天子刘辩的诏令,董卓起兵可以捞到不少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