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打完北汉打后蜀,战争狂人,柴荣(1/2)

金榜文字盘点继续。

「北汉世祖‘刘崇’下令自己的左军将领“张元微”率骑兵向后周军右翼猛攻。」

「事实证明,五代十国的背景下,从不缺猛人。‘张元微’也算是猛人一个。」

「他所率领的骑兵直接冲击后周阵营,仅一个照面,就将后周阵营险些冲溃。」

「此时,后周将樊爱能、何徽见首战失利,汉兵难以阻挡,直接骑着马溜了。」

「没了主将,‘樊爱能’,‘何微’二人部下的数千步兵为了活命,只好投降北汉军团。」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后周军随即陷入极大的劣势,开始出现全军溃败的迹象。」

「柴荣常年领兵,自知情况危急,于是亲自来到战前,不顾北汉剑光火石之危,冒死指挥大军作战。」

「有了柴荣亲自督战指挥,周军阵营逐渐定住了北汉的攻势。」

「柴荣自知被动防守无法取胜,急命禁军主将‘张永德’,副将“赵匡胤”各自率两千骑兵反攻北汉阵营。」

「赵匡胤早年跟随郭威四处拼杀,也是猛汉一条,在此紧要关头。」

「赵匡胤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士卒奋力拼杀,为了提升后周军的士气,赵匡胤振臂高呼。」

「我后周自建国以来,主上圣明,犹如尧舜,待我等不薄。如今主上面临险境,我等自当报答,拼死一战!」

「后周军士气高涨。」

「同时,柴荣亦亲自跃马率军冲击北汉中军大营。」

「后周大军开始反击,主将‘张永德’随即占领制高点,命部下两千弓箭手对北汉军进行火力压制..。」

「一时间,北汉军节节败退。」

「紧急时刻,刘崇犒赏三军,又命“张元微”前去冲击。」

「“张元微”与赵匡胤所带领的先锋部队冲击在一起,被击落马下,阵亡。」

「此时,柴荣也已经率领大军将北汉军阵击溃,北汉三万大军彻底溃败。」

「北汉军大溃败,后周军威震天,一万辽兵在‘杨兖’的带领下,没敢对后周军进行拦截,直接退回辽国。」

「随即,赵匡胤身为先锋官,对后汉军穷追猛打。」

「一直杀到北汉都城太原城下...此时柴荣和赵匡胤想攻破北汉都城,将北汉灭国。」

「但太原之地,易守难攻,加上北汉军龟缩城内不出...后周军在攻城时损失颇为严重。」

「身为先锋官的“赵匡胤”左臂也被箭矢射中,身受重伤。」

「柴荣见破城无望....下达了班师回朝的命令。」

「柴荣即位的第一战,就将北汉军重创,也震慑了北方的辽国。」

「班师回朝后,赵匡胤因其勇猛的表现,和忠心,成为了柴荣的亲信大将。」

......。

大汉。

在看到赵匡胤出场的一瞬间。

刘彻顿时来了兴趣。

这个赵匡胤,是个忠臣猛将啊。

将这次大战在惨败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样的将领给他来一打。

他照单全收。

......。

大唐。

李世民看到柴荣亲上前线,身先士卒率军冲阵时。

先前的郁闷一扫而光。

即唐末之后。

总算出了一个像样的君主。

而且这个柴荣幼年经历忐忑。

熟读史书。

当家又早。

一定是个可以带领华夏走出困境的皇帝。

......。

金榜文字盘点继续。

「柴荣接连给‘赵匡胤’升官......。」

「此时的赵匡胤,已经是后周可以排进前十的悍将。」

「高平之战全歼了后汉主力部队后,柴荣坐稳了皇位。」

「他向十分精通算命之术的左谏议大夫‘王朴’发问,“朕当的几年!”」

「王朴掐指一算,随即回答。“臣使出毕生所学,推算出,陛下三十后非所知也!”」

「柴荣大喜,以为王朴说的是,自己最起码可以做三十年的皇帝。」

「于是,他就尊养父的遗愿和期许,定下了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夙愿。」

「而实际上,王朴的意思是,柴荣只有三十年的阳寿,只能活到三十岁....。」

......。

大唐。

“淦!”

李世民瞬间无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