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冲冠一怒(1/2)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吕州这是怎么了?

当陈长安跑到楼下,看到鲜血从被砸得严重变形的车顶上流下来时,都不忍去看躺在车顶上的那具遗体。

急救人员很快赶来,经诊断,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萧院长得知陈长安在现场,也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陈市长,事情的具体原因,我们医院正在进行调查……”

“妥善处理,务必安抚好死者家属的情绪。”

陈长安在现场简单作了一个指示,便去医院的行政会议室等真相。同时给卫生局的王应龙打了一个电话,叫王应龙过来。

这件事情要是处理不及时,大概率又会把吕州推上风口浪尖。

上午11点。

萧院长给出了初步调查结果。

死者是吕州学院的一个女学生,叫周慧兰,吕州靖川县人,19岁。

周慧兰患有早年衰老综合症。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身体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五到十倍,目前医疗界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针对性缓解病情。

这也导致年仅19岁的周慧兰看起来像个老态龙钟的老太太,全身器官快速衰老,身高仅有1.42米,体重46斤。

萧院长向陈长安介绍:

“在周慧兰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南宫基金会曾多次以周慧兰的名义,在多个平台、多种场合发起慈善众筹活动。”

“为了筹到更多的钱,南宫基金会把周慧兰宣传得极其悲惨。”

“譬如说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榨菜配稀粥,晚上馒头泡开水,这也确实打动了很多爱心人士。”

“南宫基金会具体众筹到了多少钱,我不了解。”

“我只知道周慧兰手上一分钱都没有,在我们医院治疗期间,她只交过八千块钱,那八千是吕州学院的师生捐给她的。”

“截止到今天,她还有12万医疗费没有缴付。”

“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她,也没有逼她出院,该怎么治疗还是怎么治疗,许多医疗费用我们也是能免则免。”

“之前,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曾自发性地为周慧兰组织过一次内部募捐活动,钱不多,只有五千多块。”

“那五千多块钱,也是实打实地交到了周慧兰手里。“

“这些事,我们医院都经得起调查。”

萧院长在陈述这些内容时,同时展示出了相关的证据,譬如周慧娟住院期间的治疗记录、欠费清单,以及医务人员的捐助名单等等。

意思就一个:医院尽到了医者仁心的责任,没有见死不救,更没有把周慧兰逼上跳楼的绝路。

压垮周慧兰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来自于医院。

市卫生局的王应龙也表态:

“我们市人民医院的医德问题,毋庸置疑。”

“自从我上任市卫生局局长以来,这么多年,市人民医院,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医德方面的医患纠纷。”

“某些基金会打着慈善旗号,把周慧兰当作敛财的工具。”

“周慧兰的隐私与人格均被出卖,最后却拿不到应得的善款。我现在严重怀疑,这或许是逼死周慧兰的主要原因。”

说到这里,王应龙把目光投向了陈长安,想看陈长安的态度。

陈长安问萧院长:“刚才你说周慧兰的父母双亡,那她还有没有家属?”

“有一个哥哥,叫周传根,是个流动摊贩。”萧院长补充道:“我已经叫人去通知周传根,应该一会就到。”

“你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周慧兰为什么能上到天台?那是住院大楼,每天都有情绪激动的病人,天台的门没上锁?”陈长安责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