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战江淮(5)(1/2)

罗英也不知道李司令的话是不是客套话,这些大佬对自己一般都比较自信,而且综合能力也比他强太多,但他既然问起了,罗英自然也要说几句,采不采纳是他的事,不说是不行的,于是想了一下后说道:

“李司令,长官部的作战思想和作战部署都没有任何问题,彭城乃四战之地,易攻难守,想要完全守住是有一些勉为其难,只能是战彭城,而不战于彭城;

用坚固的外围防线大量消耗鬼子的有生力量,如果条件成熟就诱敌深入,在其主力部队还没有部署到位之前,集中重兵歼其一部,以震军心士气。

待到外围阵地大部丢失之时,就应该壮士断腕,果断地将主力部队撤出,退守到江淮、华中去,以拱卫江城;

为了防止出现申城战役后期的一溃千里,损兵折将,下官建议要事先安排有力一部断后,只要阻住追敌一个星期左右,我集聚在彭城周边的几十万主力部队就可以从容撤退,即达到了在彭城大量消耗敌人的战略目的,又保存了自己。

如果真是这样,我88师愿意担任断后任务!“

李司令随之一动容,大赞道:

\"好!这才是国之良将,国士无双啊,你对彭城会战的构想与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特别是战彭城而不战于彭城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安排有力一部断后事宜,不是没有想到,而没有值得托付而又能力出众之人,我桂系也是有几个值得信任之人,但是他们的能力还是达不到我的期望,现在有罗英老弟替几十万大军担此重任,那我就可以放开手脚去打了!

等到消耗敌人的战役目的达到后,我第五战区主力将会按计划撤出彭城周边,到时候断后的任务我可就要交给老弟你了,这几十万大军可都是国之根本,损失不起啊。”

罗英在心里暗暗鄙视了一下,什么叫桂系无大将,二十一集团军廖司令,十一集团军的李司令都是军中大将,无非就是不想消耗自己的嫡系而已,这在国府军中太常见了,他也不去点破,只是装出一副已经被忽悠住的样子,大声地说道:

“李司令,为了数十万将士的安危,承蒙司令的器重,这个断后的任务我88师接下了,有我88师在,司令尽管从容部署撤退事宜,别说是一个星期,就是十天、半个月我也将追击的鬼子顶住了,绝对不负司令重托。”

李司令是真的被感动到了,像罗英这样不计个人得失的中央军将领真的是很难得,当即动容地说道:

“好,有你这一句话,我就放心了,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有什么困难尽管跟长官部提,虽然我们现在也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我能够做到的,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罗英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他提出一些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李司令都会满足他的,但他并不打算提,因为这会落了下乘,再说李司令手上也没有太多他看的上的东西,有些东西要了犯忌,但不要又不给他面子,所以就开口要了100万发国械的子弹和20万枚手榴弹,以及5吨高爆炸药,这对一个战区司令官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事;

李司令满口就应了下来,而且脸上的笑容更甚,拿了他的好处,后面再给他下令断后就顺理成章了,他李司令的好处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罗英其实并不差这点弹药,除了5吨的高爆炸药外,100万发子弹摊到5万大军手上,一人也就是20发,但这个人情就做出去了。

像李司令这样的军头是很讲究利益互换的,只有罗英拿了他的好处他才放心,多少不重要,我给你补充了,你就得听令行事,就这么简单。

等到罗英离开后,指挥室只剩下李司令和徐参谋的时候,李司令才收起笑脸问道:

“燕谋,你对此子观感如何?”

“司令,罗将军堪称国之良将,虽然他是中央军嫡系,但是他跟汤某人完全不是一路人,还保留着年轻人的热血,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托付重任的。”

徐燕谋毕业于保定三期,后又入脚盆鸡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在东北易帜一事上与保定同学白健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就跟桂系绑在了一起;

几个月前李司令组建第五战区,白上将就把徐燕谋推荐给了他,任战区参谋长,军衔也得以晋升为中将,可以说他也算是桂系的外围人员。

国府在鬼子士官学校上过学的很多,但进过陆大深造的屈指可数,又有白上将这一层关系在内,李上将对他还是很看重的,所以说话也随便了很多,他笑着说道:

“罗英此人,年轻确实是年轻,26岁的中将师长,放在整个国府军也是凤毛麟角,想想半年前他还只是一个连长;

他的晋升之路可谓是一飞冲天,一个黄埔八期生在成就上已经超过了许多一期学生,这是非常难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