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以水代兵(1/2)

该来的还是来了,滚滚河水仿佛从天而来,吞没了一切……

6月初继在赵口掘堤失败后,新8师奉命派2个团和1个工兵连在花圆口关帝庙西挖掘大堤;

为加快速度,由堤之南北同时动工,师长、副师长等前往督工。

花圆口第三道决口吸取赵口决口塌方的教训,加宽至50米,斜面徐缓,使放水时不致颓塌阻塞;

他们用炸药炸毁了堤内斜面石基,开始时水势不大,约一小时后,因水冲刷,决口扩至10余公尺,水势愈益猛烈。

随后,他们又用平射炮2门向已挖薄的堤岸轰击,将缺口又打宽约2丈,水势骤猛;

时值天降大雨,决口愈冲愈大,水势漫延而下,将所掘的堤口冲开百余米,暴涨的河水漫延而下,贾鲁河、涡河流域的乡村城镇一片汪洋大海,被瞬间淹没……

中牟、尉氏、扶沟、西华、商水一带地区形成宽阔的水带,致使上千万普通百姓因此而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数十万人死于非命,受灾地区波及44个市县,给豫、皖、苏三省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灾区所受损失,据国府行政院及国联善后救济总署统计,淹没耕地公顷,占豫皖苏总耕地面积的24%;

数以万计的普通民众家园被滔滔的洪水摧垮,无家可归,不得不沦为难民,乞讨为生,到处漂浮着家具和死尸等。

如此大的损失必须要有人背锅,这个锅只能推给鬼子,决堤后,国府并没有向民众公布真相,而是借机进行舆论宣传;

6月11日,国府中央社发出专电,称:

“敌我双方在中牟附近激战,我军顽强抵抗坚守阵地,敌遂不断以飞机大炮猛烈轰炸,将该处河堤轰毁一段,致成决口,水势泛滥,甚形严重……”

中央社在谴责鬼子暴行的同时,指出“敌此种惨无人道之举,既不能消灭我抗战力量,且更增加我杀敌之决心”;

接着《大公报》《申报》《时报》《新华日报》等各大报刊相继转载了国府中央社的消息,并对鬼子进行谴责,顿时点燃了华夏民众的滔天怒火,人们纷纷走上街头,高呼着“打倒鬼子,抗战到底”的口号,国府狠狠地收割了一波民意。

国府在谴责鬼子恶行的同时,行政院还号召全国未沦陷地区的民众为救济黄灾举行募捐,在战时首都江城,人们举行了历时三天音乐游园会,并将全部票价收入用于灾民救济。

当然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上千万的灾民,能够拿到救灾物资的约60万人,其他的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88师,气氛非常的压抑,看到自己的同胞受难,一个个心如刀绞,特别是几个高层,他们是多少了解一些真相的,性格耿直的朱幼卿更是气愤填膺对罗英说:

“他怎么能下这个命令?那可是上千万民众!弟兄们抛头颅洒热血图的是什么?

大河中下游三省数以百万的民众被洪流吞噬,这是对民族犯罪——”

愤怒的罗英重重一拳擂在桌上,大声地说道:

“对,这是赤裸裸的反人类罪,鬼子的恶行罄竹难书,这笔血债我们给他们记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