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双标的嫂子(1/2)

许平的老爹走后,每个周末,许平都会和我一起回乡下陪父母住上一晚。和许平的老爹一样,我爸也不习惯住城里。

但如今的生活模式变了,养儿防老似乎不太行得通了。曾经热闹的乡村,除了逢年过节,看到的多是留守老人。最早的时候,还有留守儿童,后来村里连学校都办不起来了,留守儿童也很少了。孩子去城里上学,年轻些的爷爷奶奶好多又跟着进了城。村里的留守老人更加老龄化。

我哥也早在城里买了房,并在城里谋了份生意。不过,咱家的果园他也一直没有放弃,但也只是农忙的时候在家。我爸妈差不多也等同于留守老人。

人可能是越老越希望陪伴,爸妈也想跟着我们进城,又怕在儿女家不方便。我爸提议他就和我妈住我离婚前的那个老房子。

这是一个好主意。

爸妈老了,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可以峰火连三月了。吵架也还是吵,不过吵架的点和年轻时不一样了。无非就是饭做早了、菜炒迟了、盐咸了、醋酸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难得他们老了还能好好过上几年日子。

那个老房子虽然旧了,但地理位置挺好的。离我们兄弟姐妹的住所都不远。俩老人住过来,我们也方便照顾他们,散个步过去,就能陪陪父母了。

于是,我把老房子收了回来。(为了防止前夫打扰,那个老房子我一直出租。父母要来住,才收回来的。)

为了让父母住得舒适一点,我把老房子重新做了个简单装修。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也都添置好了,甚至我还给他们准备了新被褥。

好了,花了三个月时间,一切准备完毕。

我和许平开开心心地去接我爸妈出来。

结果我爸不来了。

搞得我三姑都说他:“大哥,你这人这样出尔反尔可真烦。说得好好的你又变卦,那你不去了,你得赔火塘宝装修费。”

我爸确实挺烦的。

但我妈挺想出去。

相对农村,我妈更喜欢城里的生活。可她这辈子,愣是阴差阳错地生活在了乡下。

“那要不你把你妈接走吧,我就一个人在乡下。”我爸对我说。

我狠狠地翻了他一个白眼:“逗我玩呢!”

本来嘛,我爸都快八十岁的人了,说这个话简直就是三岁小孩。这怎么可能嘛。爸妈真的七老八十了,吵吵打打的都半个世纪了。这会儿我把她接出来自立门户,这不是逼我搞分裂吗?兄弟姐妹不得把我生吞活剥了才怪。

我妈想来城里,住我家就行了。住着的时候,我爸别又叨叨着喊她回去就行了。

“爸,说得好好的,你怎么又变卦了呢?”许平也看不惯了。

“我想了想,我还是不能去。你呢,是教学师傅,懂道理。你看啊,咱中国人呢,还是讲究一个叶落归根,万一挂在外头,又葬回来,对子孙不好。再说了,我们要是出去了,这个屋就没人守了。我们在家呢,也能给祖先上上香啊、打整下地里的活啊、收拾下屋子啊……咱农村人,还是得以儿子为主。”

我爸这么一说,许平也就不好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