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该怎么办(2/2)

司马懿轻声说道:“这戏班子都登上了戏台子,又哪儿有不演戏的道理呢,而且官家对此事又极为重视,怎能就此放松警惕。”

“你下次在与他们商议的时候,就说是本相说的,你已经明白了他们的真实意图,大家装装样子将这一两个月装过去就完事了。”

王次翁再点头应道:“是,秦相,下官明白了。”

再听见秦相如此说道后,这王次翁也是将那原本还悬在半空的心,安稳的放在了肚子里。

原来秦相早就已经安排计划好了一切,着实是没什么好值得担心的,而且看样子还要比他所能想到的更加缜密。

果然,这跟对人很重要。

此时司马懿又突然问道:“最近那万俟卨的事情干得如何了,本相听说他最近的动作可是很大的,都已经有人在官家当面弹劾他万俟卨了。”

“万俟卨他这不都是奉了秦相您的命令吗?”

王次翁当即回答道:“最近万俟卨大力打击那些在北方有大量产业的官员,大力打击孙近那一派所谓的清流官员,如此一来这动作确实是大了一点儿。”

“下官听说呀,最近御史台的台狱都已经人满为患了,被抓的那些官员都已经装不下了,所以不得不将其中一部分问题不大的官员,全都转移到刑部典狱中去了。”

司马懿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后,又平声问道:“最近在各府衙门中的反对声音如何?”

王次翁在思索片刻后,才缓缓回答道:“回秦相的话,如今的尚书省,比之以往还要更加的密不透风了,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反对的声音。”

“至于其他府衙嘛,反对的声音确实是有的,骂万俟卨的人很多,弹劾他的人自然也不会少,如此下去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秦相还需早做打算才是。”

“无妨。”

司马懿微微摇头道:“就让万俟卨他尽管折腾去吧,而且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

“这大宋呐,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少当官的,要本相来说嘛,就算是大宋突然少去一半官员,也不会对大宋造成太大的影响。”

王次翁听此话也是轻轻一笑,拱手应道:“秦相所言极是。”

谁说不是呢,这大宋除了在刚开始的时候缺少官员以外,而在之后便从来都是官员太多的问题。

当然了,其中还有在绍兴初年的那几年里也比较缺人,毕竟那时候大宋突遭大变也实属正常。

但后来官家一纸令下,让所有官员都往朝廷推举人才上来,如此没过多久,就又不再缺少官员了。

只是跟着随之而来的,便是官员过多的问题了。

而更麻烦的是,朝廷的办事效率并没有因为官员的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快,反而还变得更慢起来。

这个问题可谓是朝廷上下基本都知道的问题,毕竟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嘛,但是也没有谁会将此问题提出来。

开玩笑不是,这会主动将自己的碗给打翻在地呢,是吃得太饱撑住了还是怎么着呢。

当然了,其中也一直会有不惜自己饭碗的愣头青出现。

而这种愣头青的出现,往往也是朝堂手下几乎所有人的敌人。

所以一般像这样的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