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参议军事(2/2)

“刘都统,听说官家与丞相他们很快就要回开封来了。”

城北军营主帐内,刚刚从外面巡视回来的岳云,朝着桌案前正在看着朝报的刘锜说道。

刘锜闻言,缓缓放下手中朝报,平声说道:“不错,此事我也是刚刚才知晓的。”

“而且王政事与史政事他们,都已经带着中书门下省与尚书省的官员们提前一步回到开封了,现在都已经在开始整理府衙准备做事了。”

“什么?”

岳云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下,稍显惊讶的问道:“怎么这些事都来得如此之突然呢,而且他们走得也太快了吧,我竟然现在才知道,怎么之前连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呢。”

刘锜微微一笑道:“何止是你才知道,就算是赵大使也是在他们渡过淮河的时候才知道的,如此就更不用说你我这些在军中的人了。”

说着又不禁解释道:“至于为什么会来得如此突然嘛,我估计应该是与北方的变化有关。”

“北方的变化?”

岳云不禁猛地想起了什么,突然又问道:“刘都统,咱们之前不是有探查到金国正在大力备战,你还说要立刻上禀朝廷,难道.......”

“没什么难道不难道的。”

刘锜当即打断道:“我这奏章才刚刚递出去不久,恐怕这奏章都还没有送到临安呢,就已经收到了临安朝廷要迁回开封的消息。”

“可是看样子金人都要打过来了,是不是应该缓一缓比较好,最起码也需将这一仗打完了,等这边儿稳固了以后再说吧。”

“丞相自有打算,我们就不必多虑了。”

刘锜说着,抬头看向岳云轻声说道:“对了,丞相的家人们都已经搬来了开封,现在已经住进新改建的相府了,其中就有你的弟弟岳雷。”

“现在我放你两天假,你到开封新的相府去看看你弟弟,顺带着在看看相府那边儿有没有需要人手帮忙的地方,既然丞相还没到,咱们就帮着搭把手。”

片刻后,刘锜看着岳云离开的背影,不禁暗自微笑着摇了摇头。

关于岳云在来开封之前所做的一些事情,刘锜早就已经大致知道了,而且还是丞相在给他传信的时候专门提了这么一句。

刘锜明白,像丞相这样的人,在信中是不可能写废话的,一定是有其含义在里面。

所以看样子.......丞相是准备将他当成镇守一方的大帅来培养了,就不仅仅是统兵大将这么简单了。

就这放权的魄力,大宋百年来无人出其丞相左右。

当然了,也很容易想到,丞相将来之所以敢如此放权,也是因为并不担心有什么问题的缘故吧,具体如何谁知道呢。

刘锜随即又拿出桌案角落处的一张信纸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信纸,而是一份儿调令。

谁的调令呢,乃是关于黄县暂代县令秦熺的调令,说是要将这秦熺调到他的军中担任参议军事一职。

这说明什么?这不就恰好说明是要准备打仗了吗?

这个时候将秦熺调到军中来,不就是为了积攒功绩吗。

也就是说,丞相早已经知道了金军在积极备战的消息,甚至还比他们这些开封驻军知道得要早。

更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应对安排,就这速度......到也十分符合丞相的行事风格,上一次北伐也是如此之速度。

说要打仗了,立刻就出了兵,一点儿也不像是前些年那般拖沓。

而关于参议军事这个职位,也很好理解,通俗来讲就是谋士或者幕僚的意思嘛,级别大致与统制相当。

而在此之前,大宋军中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一个职位了,大概是从靖康耻之后就没有了。

刘锜很早就明白一件事情,一支军队的参议军事越多,这支军队就越烂。

参议军事在军中什么事情都可管、什么事情都可谏言,还可事事直接上禀朝廷。

因为这个职位在很多时候的作用,就在于文官限制武官,所以也不完全是谋士或者幕僚的意思,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监军的意思在里面。

而如今丞相让秦熺到他军中来担任这么一个职位,又是几个意思呢,仅仅只是积攒功绩吗。

不过刘锜对此也并不是很忧虑,正相反,他还显得极为的放心,甚至还有着前所未有的安心。

之后只要在不耽误大事的前提下,刘锜还是十分乐意将让给那秦熺足够的功绩的,这又有何妨呢。

与此同时刘锜还有想到,丞相恐怕已经在开始给秦熺组建班底了,而这岳云便是第一个。

论家世他爹是岳某,论能力那也是没得说,不说超过他爹,但也至少有七八分真传。

接下来但凡是有青年才俊的人冒出来,丞相应该都会将他们一并安排到秦熺的身边。

故而他刚才便让岳云到相府去转一转,算算时间,秦熺此时应该也从黄县回到开封了。

想到这里,刘锜不禁暗叹一口气。

因为他又想到了赵氏的将来......算了,其实也没什么好想的,反正也就那么两回事儿了。

到时只希望,他刘锜能死在丞相前后不久便是。

这样.......在死后留名应该会好上许多。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