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高新发展:收购华鲲振宇失败背后的深层解读(1/2)

近日,高新发展(000628)发布一纸收购终止公告,引发股价连日跌停。本文将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4月19日,高新发展以44.91元报收,相较于3月19日的最高价95.7元已经腰斩。近一个月前,公司还表示对华鲲振宇70%的收购案在稳步推进中。然而,在4月20日的投资者说明会上,三大问题成为投资者的爆发点:未来高新发展是否还有向算力服务器领域布局的打算,后续有无收购高投电子华鲲振宇55%的计划?究竟是谁不同意收购方案,交易价格为什么没达成?目前,中小投资者亏损严重,以及股价暴跌,公司是否又有积极应对措施?

对于这些问题,高新发展未能给出具体、明确的说明,仅称:“考虑到本次交易历时较长,标的公司所处行业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市场预期较高,且涉及的审计、评估结果尚未确定,上市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交易作价达成一致意见。”

那么,部分交易对方是谁?高新发展没有指明。股权穿透显示,华鲲振宇70%股权中,包括控股股东成都高投电子持有的30%,共青城华鲲振宇投资持有的25%,海南云辰合业科技持有的15%。

除部分交易对方,“未达成的交易作价”又是怎么回事?对此,有投资者在说明会上认为,作为华为算力第一大承销商,结合拓维股份、同方股份市值为参考,华鲲估值或在300-500亿。目前成都高投电子新持股55%,估值约165-275亿元。

但在高新发展拟收购华鲲振宇70%股权的过程中,华鲲振宇22%的股权曾于2023年12月成功转让,且用户行使优先权出价,交易价格为6.38亿元。根据信息,成都高投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即高新发展控股股东,保留优先购买权。按6.38亿元价格计算,成都高投2023年12月电子出价时,华鲲振宇的估值依然为31.9亿元。与高新发展计划收购70%股权的30亿元,估值相差无几。

从2023年底成都高投电子入手的31.9亿元估值,到高新发展口中的“未达成的交易作价”,以及投资者交流会上,投资者认为的300-500亿估值,4个月内两者之间已相差巨大。

华鲲振宇是华为鲲鹏生态链企业,2022年收入达35亿元,位列“鲲鹏+昇腾”生态销售规模第一、能力评估第一,是华为生态伙伴中唯一获得“鲲鹏+昇腾”双领先级认证的伙伴。因此,华鲲振宇的最新估值,或是高新发展此次收购完成的绊脚石。

实际上,在4月18日,即终止收购公告发布的交易日当天,《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高新发展时,董秘办工作人员就曾表示,“收购70%的股权方案(原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而原方案则为30亿元估值,70%股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