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放缓缩表步伐(1/2)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于近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在此次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并自6月起放缓资产负债表缩减速度。这一决策无疑对美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政策背后的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美联储为何在此时选择维持利率不变。从美联储发表的声明中可以看出,尽管过去一年通货膨胀率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近几个月,美联储在实现2%通胀目标方面“缺乏进一步进展”。在对通胀率持续向2%的长期目标迈进抱有更大信心之前,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不合适的”。这表明,美联储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更关注通胀风险,而非经济增长。

此外,声明中提到,在过去一年里,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大目标的风险“已经趋于更好的平衡”。这一措辞较此前声明中的“正趋于更好的平衡”有所调整。这说明美联储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更加谨慎,认为在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个目标之间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在具体政策措施上,美联储将继续减少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将放缓减持速度。自6月起,负责公开市场操作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把每月美国国债减持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同时,该委员会将维持每月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减持上限在350亿美元不变,并将超过这一上限的任何本金用于美国国债的再投资。这一举措表明,美联储在继续推进缩表的同时,也在关注市场的稳定性,避免过度收缩导致市场动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眼下美国劳动力市场需求依然强劲,通胀超预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推迟降息可能是合适的”。这意味着,尽管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较高,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美联储更倾向于保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多数据来支持其政策决策。

那么,美联储的这一政策决策将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