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那是你离开后的日子(1/2)

最近老是觉得心里很郁闷,心情在初三的低谷中接受各种似乎漫长的煎熬;也许在期待着什么,我好像也不是挺明白的。也有很多惦记的东西,譬如:篮球,网络,朋友等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让我好长一段时间心神难安。

那时加了第四节晚自习,一下子感觉到累了,心里也感觉舒坦多了。我很老实地学习了一整天,一个字—累,形容我精神状态,一个字—爽,或许才是我心底深处那个被我遗忘很旧的感觉,我很安祥地进入的梦乡。

我很懒,爱睡觉,心情对我来说很重要。那时我靠着窗坐着,外面便是一大片枝繁叶茂的林子,很绿,很茂;也有许多纷杂冗繁的记忆一起涌上心头,我的心情又坏了。我也说不清,也许这些在两年前都可以成为我笔尖下的色彩,转眼令我激动,畅快。我也可以从许多书上看出像我这一类人的“状态”,我不想用“思想”去取代我的“状态”;我知道这不是单纯用所谓“思想”就可以解释的了的。我果然又想到了我在那个不远的过去“黯然伤神”的话“我的心在许久前被无情的打碎了,我伤心了好久,那颗破碎的心却变的更加坚硬;于是,我又兴奋地借来高温融化成铁水,放进那个“坑”里,最后用多的把他浇的严严实实的……”我似乎挺变态的了,一说起来就几乎挺不住了。

对不起,我真的努力让自己不要把生活的事放在心上,不要失控自己的情绪,不要那么注重自己的生活。因为我自己知道那是我自己也无法改变的,也是我自己无法改变的了的。

有人说,这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代。不知道于别人眼中我算不算也是这一类人。我的日记里充满了灰色的基调,弥漫着忧伤的气氛。我想很多人都会把我归于“强说愁”的那一类吧,甚至是“无病呻吟”。

我总会习惯性地在离放学还有三分钟的时候就把一切都准备好,然后安静地坐在那儿等待着放学,像个乖孩子。可是,当铃声响起的那一瞬间,却又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然后继续傻傻地坐在那儿,像是一个孩子弄丢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这些都是我内心自然而真实的想法,可是我却害怕对别人说,因为害怕别人会说我矫情。我是喜欢“说愁”,但并不是“强说愁”,更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我是“为说愁而赋新词”,也不对,写日记并不带有强制性和目的性,只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个自我疗伤的的过程。如果一定要说出个目的来,大概就是等待一个能读懂它的人吧。

上面的“失落感”其实很好解释的,等待其实就是一种期待的心膨胀的过程,当铃声响起的的时候,那种期待便随之消失。就像弄丢了心爱的玩具,其实就是失去了那种期待感,心里一下空虚起来,茫然失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好的一天又这样被我浪费了只是很多时候我并不喜欢解释的那么清楚,等待一个能读懂我的人出现吧,也许那个人就是能为我疗伤的人。其实我相信小黑能读懂的,只是他是男的,所以就成了最好的兄弟。

我会用物理公式算出电压和电流值,却不会安装一个简单的电灯泡,因为父亲告诉我那很危险;我能熟练地写出磷、钾肥的化学式及功用,却种不好一棵仙人掌,因为妈妈告诉我那不是我该做的;我想和同学去爬山,可父母如临大敌:“乘错车怎么办?遇到坏人怎么办?受伤了怎么办?”

面对这一切,我只能说是父母很爱我,很爱、很爱……

在中国每所小学的门口,都能看到这样的盛况:家长们默默地站在校门两侧,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跑出门来,几乎顷刻间孩子们背上的书包转移到家长手中。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把手中早已准备好的巧克力、糖葫芦塞到自家宝贝手中,像仆人一样跟在孩子的后面走着。

这对于尚未抵达青春彼岸的童心来说,是无比的幸福和陶醉。它犹如一把美丽的伞、一把舒适的摇椅。

但是,当我们踏上青春之路时,这呵护会像我们头上的雨云,挥之不去。这舒适的摇椅怎么摇也摇不走一步啊!

当脆弱、早恋、离家出走这一系列词摆在你面前时,你会睁着那双迷茫的眼睛说:“妈,我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