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时间概念(2/2)

隔音效果更是非常厉害,连一点雨声都听不到,

整个停尸间只有自己弄出来的声响!

不过,这些都不是关键,

关键是拉开衣袖一瞄,

手表果然又“罢工”了,

这12个小时,

该怎么计算?

并且这次还规定了不能超过13个小时!

拖延法已然不管用,

必须尽快有一套计算时间的法子!

并且误差得在一个小时之内!

我去!

感觉这个便是本次任务的第一个难点!

12个小时,少一秒都不行!

13个小时,多一秒也不行!

不愧是20学分的任务,有点东西!

事已至此,

只好迅速环顾四周,

仔细观察有什么东西可以利用利用,

随后

看着卫生间的水龙头,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笨办法,

于是赶紧跑到饮水机旁边找到一个一次性纸杯,

接着将水龙头扭到滴水的状态,

控制其滴水的频率,尽可能的接近一秒,

这么时候,可考验自个对于一秒钟的时间概念,

反正滴60下便是一分钟,

3600下就是一个小时!

同时也可以用放松心情后的脉搏数来大概验证,

据研究,

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

一分钟的脉搏数是60到100之间,

如果超出或少太多,就能说明这60滴水与一分钟有很大的出入!

一边试一边调整,

进而确定出最佳的“一分钟”,

然后将这60滴水的量,在一次性纸杯上做记号,

对比多试几次,

确定水龙头的滴水频率固定,

接着在饮水机上装60次该水量并倒进地拖桶,

同样做好满圈的标记,

反正后续水量达到这程度就是一个小时,

多加几次一小时的水量并做好标记,

那地拖桶就能化身为计时工具,

每一大格就是一个小时,

届时只要累积够12个大格,那便是“出关”之时!

算上正式开始计时前的耽搁,到时候还可以稍微提前一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条件有限,能力有限,

我目前只能想到这样的笨办法,

管用肯定管用,

不管怎样,总也比没有任何参考的强,

就是希望当中的误差不要太大!

一番忙活,

甚至还将办公桌配套的椅子也搬过来,

将地拖桶垫高,让它与水龙头尽可能的靠近,

防止因为溅水而影响时间的最终计量......

弄完后,

顺势回到办公桌那,

找到当中的登记表和白纸,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到时候每倒一次水就记录一下,

当累积够11个小时后,

关键时刻就得见机行事了!

然而,

刚翻开登记表,

突然一个白影探了过来,

并声音沙哑的问道:“小伙子,你刚刚在干嘛呀?”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