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西窗烛 游击将军(2/2)

然而,事与愿违,乔云嗣在凉州馆探听到消息后就有了推断,现在表明身份后,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王宝钏表面上静静地听着乔云嗣的讲述,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肃州兵变,以汜国忠和张忠为首的叛军张皇兵威,千里奔腾,从肃州一路攻打到沙州,直取安西,如今边关外患西凉内忧叛兵形势紧迫。

沉默良久,王宝钏道,“肃州兵变是大事,仅凭乔将军一面之词如何可信?况此等重大军机事务为何一路行来不见驿传谍报?各州府长官岂能坐视不理任其一路攻城掠地?还是说乔将军为了一己之私故意谎报军情制造谣传?”

“驿使大人明鉴,末将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欺瞒!那汜国忠、张忠本是亡命的囚犯,蒙圣恩免去斩刑发配到西北寒地服驿役,却不思悔改撺掇了肃州的驿户造反。那些人不知使用了什么蛊惑人心的手段,竟得了各处驿户的支持,致使西北邮驿全面瘫痪,朝廷根本得不到军机情报,或所得皆为假传讯息。”

“起兵造反非同小可,将军既已探得军情,为何没有上报朝廷?”

乔云嗣闻言面露无奈,道,“非是不报,是无能也。那些叛军之中又似有奇人异士相助,末将曾尝试过无数次,讯息始终无法传递出去。且未得圣上传诏武官不得擅离职守,末将职微言轻,更是不得法。是以斗胆探听得驿使行踪,还望驿使明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宝钏再次沉默,许久才说道,“乔将军,此事事关重大,以将军之力尚未能达成,奴家一个妇道人家又奈何?且奴家虽为驿使但所担之事非边关军务如何相助?如方才将军所言,那叛军起兵造反,非是直取京城长安反而背向而驰一路往西是何缘故?”

“正因如此,末将才惶恐,阳关之外自西凉狭国反了我大唐圣朝以来连年混战,如今叛军又一路西去,恐其与西凉胡夷内外勾结则我边关危也。”

“西凉?”王宝钏喃喃念着这个名字,心思有些飘忽。

那年二月二龙抬头之日,春寒料峭,,街口彩楼下人声喧沸,老父亲自送来一套宝衣,“……只因西凉狭国缺少我朝三年贡奉,进贡来了这日月龙凤袄和飞凤绛香裙,无人能穿,唯有我儿宝钏不长不短刚刚合体,得圣上恩赐……”

城南寒窑,夫妻抱头痛哭,本以为降了红鬃烈马可得圣赐,偏边关争报,西凉战表直宣长安,讨要李唐江山,圣上大怒遣兵讨伐逆贼。

薛郎领了先行官一职,至此夫妻分离一十八载,薛郎更是生死不明。

还有那日在长安城内,那名胡商的言语犹在耳边。

再有如今祁蒲大牢中的疯婆子临终所言,若是真的……王宝钏攥紧了手里的旧布囊,冥冥之中她的人生似乎都与这个千里之外的西凉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知将军需要我做什么?”王宝钏忽然道,乔云嗣一愣,他正想着如何说服驿使相信自己呢,听闻此言面上顿喜,立即回道,“夫人明义,末将岂敢为难夫人,只需夫人驿使的身份即可。”

“三姑娘!”高士纪在一旁咳了一声,这乔云嗣借的岂止是王宝钏的驿使身份,他定是看重了她手上的那面驿使银牌,用这面银牌驿传讯息近乎于圣旨,所到之处谁敢违之?

当初王丞相向圣上讨要银牌时,只为王宝钏西行能畅通无阻,如今行他之用,似有假传圣旨之嫌,这可是欺君大罪。

王宝钏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事从缓急,形势所迫只能如此,若日后圣上降罪,她自一力承担就是。

“高府院不必劝了,我意已决,若有什么后果自会一人承担,绝不连累他人。”

“可是……”假传圣旨的罪名若是降下来莫说是你一个相府千金,就是丞相本人都担当不起的啊,三姑娘!这是高士纪的心里话,却说不得。

“三姑娘,奴婢听您的!”长安立刻表明态度,对高士纪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再次吐血三升,不愧是主仆。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