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帝王之法(1/2)

胡亥露出了一个一副尽在掌握的样子。

让大秦对匈奴让利,这个意思胡亥简单的理解为…就是让匈奴百姓感觉占到便宜就行。

这样一来…谁薅谁的羊毛…还真不一定。

单凭胡亥手中握有的食盐。

就足以让大秦在这次贸易顺差中,处于优势地位。

胡亥采用的结晶蒸馏海水提盐法。

制作成本极低。

就算再怎么压价。

也不可能压到成本价以下。

而且…恩科第二名,好像是一位懂得经济的大才。

胡亥继续问道:“萧何,你果然配得上这恩科第一的位置。”

“朕在这一次得一位萧何,就证明这一次的恩科举办的非常成功。”

胡亥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令萧何受宠若惊。

“陛下,臣以后定当誓死效忠大秦!”

面对皇帝光明正大的宠爱,萧何只是简单的用一句誓言回应。

而这一句誓言,萧何将用自己终身去践行。

胡亥对萧何忠诚是一点都不担心。

而且胡亥和那些上位后,大肆屠戮功臣的皇帝不一样,他胡亥…年轻!

除了刚穿越回来时有些…虚。

他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锻炼,感觉已经恢复的差不多。

不至于每天都是腰酸背疼,需要吃补药缓解。

这个互市这是划时代的方法,在答卷上,萧何只写了对外。

胡亥很想知道萧何对内治国有何办法。

“萧何,你提出了大秦对外的战略!”

“可是对内如何治国,才能保大秦万世永固!”

那些对付匈奴人的法子,萧何一直将其埋在心里,并未对任何人说起。

并不是方法不好。

而是世上没人懂他萧何!

他萧何不认为比那些百里奚差。

他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缺少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相比于对外…对内的治国之策,萧何更加的拿手。

萧何说道:“道同于万物,君不同于群臣。想要大秦万世永固,必须要推行帝王之法!”

“商鞅曾经说过:人生而好恶利害,所以应该赏罚分明,以法为本。行过不必权贵,赏罚不以匹夫。在这种政策下,也只是简单的约束百姓,但商鞅归根到底还只是个臣子,这不应该是帝王之法。”

“而所谓的帝王之法,能做到飞龙成云,腾蛇有云。君王不能失其势,尧为匹夫,不能止三人,节为天子,能乱天下。”

“如今大秦在始皇帝的决策下推行郡县制,而要做到郡县制,就要让天下的权力回归到中央,回归到咸阳。”

“而在咸阳帝国的最中央,应该由帝王把握权柄,方能得其势。获得权柄后,再利用它控制刑法与德行操恕以御下。”

胡亥震惊了,这是他穿越回大秦第二次感到内心的波澜。

恐怕要按照萧何的这些意见去做,王权将会达到空前的鼎盛。

这也是郡县制最理想的状态。

所有郡县的官员由皇帝罢免和留任。

只可惜这个在后世非常容易实现。

但在交通和信息不发达的大秦,却很难做到。

看来得抓紧时间举办学院。

培养一批先进的德智体美劳健全的大秦子弟。

有一句话叫做高手在民间。

等到他们的知识储备差不多之后,自己就将后世所记忆的知识分发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