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明言官(2/2)

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身为七品官吏,却有对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吏弹劾纠察的权力。

尤其是六科,官吏品阶低,却是独立机构,无上级机构掣肘。

小官管大事。

怼天怼地怼空气。

呃...

怎么又弹劾?

阉党疑惑,东林狐疑。

袁可立都靠实力证明自己能胜任,非要搞事情吗,非让皇帝设制度吗?

兵科给事中方文度出列据理力争:“陛下,天启三年元宵节,兵部命令袁可立领兵前往潍县镇压李性忠和张尔心部兵变,此乃证据。”

广西道御史宋师襄补充道:“袁可立核查毛文龙满浦、昌城之捷的战报,亦是证据。”

河南道御史庞尚廉出列附和:“陛下,臣恳求彻查袁可立,绝不能让袁可立督师蓟辽,登莱,天津三地军务,不然辽东,辽南必将大乱。”

山东道御史宋祯汉更激烈:“陛下,社稷为重,断不能把大好河山交付给乱臣贼子之手,臣愿死谏恳求彻查袁可立。”

听着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御史弹劾袁可立,朱由校杀人的心渐重。

不过,他强行忍下怒火。

六科,都察院监督百官,可以贬,可以斥,不能杀杀言官,破坏言官监督百官的制度。

然而,他必须让袁可立,傅宗龙,袁崇焕没有后顾之忧前往辽东赴任。

此时,神色疲倦的阮大钺,谢学龙望着都察院几名御史,简直不可思议。

袁可立前往辽东赴任,是皇帝和兵部,总参官吏商议出来的结果,乃军国大事,关乎江山社稷。

你们不懂军务,驳斥朝廷军务,弹劾朝廷要员,显得你们能吗?

朱由校抱拳轻咳,起身走到玉阶前:“方卿说袁公违抗圣旨,那么,当年兵部突发明令,声称李性中,张尔心两部谋反,让袁师领兵去平叛,方卿身为给事中是否了解过详情?”

“这个...”

方有度结巴,快速补充说:“陛下,臣身为给事中,有风闻奏事的权力。”

朱由校哼笑:“就是说没有证据?”

方文度欲争辩:“陛下...”

朱由校怒喝:“你闭嘴,朕来说。”

“天启三年元宵节,兵部下令袁公领兵去镇压李性忠,张尔心两部。这道莫名其妙的谕令搞得山东人心惶惶,而李性忠和张尔心部身为辽兵,本就受山东地方官员排挤,兵部要求平叛,他们为自保焉能不大杀四方?”

“袁公收到谕令,并没有直接执行,调查得知李性忠和张尔心没有谋反之意,皆因物资供应和地方官员发生矛盾,潍县县令谎报他们要兵变。”

“袁公命人犒酒,令飞骑持令牌安抚两部官兵,既不信两谋反,也没有率兵镇压并保证他上报朝廷说明误会。”

“一场潜在兵变这么被平息于帷幄之中。”

“此事错在县令,错在兵部,县令谎报诬陷同僚,兵部不知情下令平叛,不考虑平叛命令造什么影响。”

“反观袁公,轻松平息一场祸乱,试问前线将领了解情况,还是坐堂的兵部官吏,风闻奏事闻的御史更了解前线情况?”

“袁公身为地方要员,领兵都督,遇事没有半点便宜行事的权力吗?”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