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建设生祠(2/2)

“应天巡按徐吉同在松江建德馨祠。”

“漕运总督郭尚友在淮安建瞻德祠。”

“巡按宋桢模、许其孝在扬州建沾恩祠。”

“工部郎中曾国桢在卢沟桥畔建隆恩祠。”

“顺天府通判孙如冽、府尹李春茂在崇文门内建广仁祠。”

“顺天巡抚刘诏、巡按卓迈、户部主事张化愚在宣武门外建茂勋祠。”

“山东巡抚李精白在济宁建昭德祠。”

“河南巡抚郭增光建戴德祠和成德祠。”

“山西巡抚牟志夔建报功祠。”

“湖广巡抚姚宗文建隆仁祠。”

“此外,四川、直隶等地官吏连续给魏阉建造生祠。南京孝陵卫指挥李之才将生祠建于孝陵前,河道总督薛茂相于凤阳皇陵旁。”

“江西巡抚杨邦宪,为在南昌给魏忠贤建生祠,不惜拆毁供奉周敦颐和程颐、程颢的三贤祠。”

“甚至封于武昌的楚王,辽东抵抗建奴的袁崇焕都在当地为魏阉建生祠。”

“天启六年,一年间各省出现四十余座生祠,锦衣卫秘查发现建生祠费用少则七八万两纹银,多则耗费五六十万两纹银,这笔钱并非来自修建生祠的官吏, 多来自于搜刮百姓。

这么多吗?

纵使朱由校内心有准备,听到汇报依然非常震撼。

特么的。

田尔耕所报涉及七省巡抚,包括漕运总督。

关键涉案官吏中,既有嗜利无耻的刘诏,只知索贿姚宗文,也有除奸剔弊,奸吏畏怯的潘汝桢,简直泥沙俱下。

以最便宜的生祠计算,四十余座生祠花费超过两百万两纹银。

何况存在耗费五六十万两纹银的生祠。

这场建生祠活动,至少耗费四五百万两纹银。

这还单纯是表象,这些官吏打着给魏阉建生祠的幌子,私底下不知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简直是一群腌臜败类。

不过,他挺难处理的。

建生祠追究起来怪天启,潘汝桢给魏忠贤建生祠时,天启不光欣然同意,还亲自给生祠题写匾额,留下普德两字。

袁崇焕在辽东建生祠,天启又亲自命名为懋德祠。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若非天启两次亲自参与,给魏忠贤极高的评价,百官岂能争相效仿,阿谀奉承建生祠。

本欲杀之而后快,怎奈天启亲自参与。

朱由校苦恼的揉着鬓角,询问道:“魏阉是否派遣番子奔赴各地拆除生祠?贵重物运到何处?锦衣卫是否彻查抓捕建生祠的官吏,乡绅,商贾?”

田尔耕直言汇报说:“禀皇爷,东厂番子奔赴各地拆除生祠,变卖贵重物,连同木材即将运回京城,锦衣卫抓捕所有参与建立生祠的商贾,乡绅,官吏,未敢对楚藩动手,详查时,遭遇楚藩宗亲阻挠,锦衣卫惨遭群殴。”

“混账。”

朱由校破口大骂。

才收拾了秦藩,敲打过周王,唐王,韩王等,没想到远在武昌的楚王又不安分。

锦衣卫乃天子亲军都卫,殴打锦衣卫,楚王要造反吗?

闻言,田尔耕噗通一声跪地,战战兢兢说:“皇爷,非锦衣卫之罪,实乃楚藩飞扬跋扈,近年来,甚至截皇纲,杀巡抚。”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