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强化内阁(2/2)

以吏部为例,皇帝让李国普分管吏部,赋予大部分人事权,不出意外的话,李国普会加强官吏选拔,考核,遴选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官吏推荐给皇帝,最终让皇帝定夺。

若李国普为迎合皇帝,甚至会自发掀起的吏治改革。

新官上任三把火,朝廷各部,地方官吏怕都要胆寒了。

这时,朱由校敲了敲龙案,掷地有声说:“为确保吏治清明,司法公正,今后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连同宗人府宗正五人,只要恪尽职守,忠于大明,除非在职去世,告老还乡,或知法犯法,否则始终保持其职位。”

啊。

这么做,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和宗人府宗正形同终身任职,只要对方不死不作不辞官,新皇登基都没法废掉对方。

现在或许官衔低于内阁官吏,但他们近乎于终身任职,今后做事没有后顾之忧,弹劾奸邪,必是不遗余力。

谁敢造次,传到他们耳中怕是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通过整饬陕西,河北,山东,北直隶,朝廷百官清楚吏治腐败到何种程度,是要重典治理。

拔高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宗人府地位,利于大明吏治,司法清明。

大明朝廷推陈出新,刚刚完成新的部署,八旗内,皇太极亦开始实施转移内部矛盾的计划。

东北。

漫天风雪,气候骤降,皇太极点齐精兵,亲自领兵开始征战察哈尔部的计划。

此战皇太极雄心勃勃,希望通过战争掠夺缓和内部经济,八旗抵达科尔沁草原,前线密切关注草原动向的捉生快马加鞭送回消息。

鳌拜领着捉生匆匆面见皇太极:“大汗,草原巨变。”

闻言,皇太极面色古怪,东征前夕草原巨变,到底是福是祸?好奇的询问:“发生何事,这么慌张?”

鳌拜瞥了眼旁边捉生说:“大汗,捉生抓捕几名察哈尔部散兵拷问,明军联合蒙古右翼各部在归化城全歼察哈尔部四万精兵,林丹领两名亲军仓惶部落,部落提前让明军和朵颜部奇袭,此战,察哈尔部损失惨重,林丹气的晕厥半日。”

“什么?”

猎猎寒风中,皇太极失口惊呼,随行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范文程亦神色愕然,难以置信。

以前的情报中,明廷和察哈尔部结盟,各类政策表明计划放弃蒙古右翼诸部,譬如土默特,喀喇沁,鄂尔多斯部。

好端端的,明廷为何同察哈尔部撕破脸皮,派遣边军奇袭察哈尔部,关键还让明廷和联军打赢。

明廷内,到底在图谋什么?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