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缴获不归公(2/2)

信使惊慌汇报:“大汗,明军数量未知,八旗各处遭遇的明军多则数百,少则数十人或数人。估计明廷派出数百支类似的队伍,他们和夜不收密切配合,来无影去无踪,仅有朝鲜运粮归来的劳萨都尉和毛文龙,黄得功所部激战,彼此折损损失数百人,劳萨都尉护送的两万石粮食惨遭明军火油焚毁。”

什么?

化整为零,四面出击。

辽东明军何时出现这种机动灵活打法?

皇太极面孔青筋暴涨,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通读书信时,得知八旗出现三四千伤亡,他以为明廷派遣数万兵勇发起冬季攻势,突然奇袭八旗各处,孰料明廷采取化整为零,小群多路,兵力分散,火力集中,快进快打快撤的战法。

八旗损失数千,还损失数万石粮食。

种种迹象表明,袁可立,袁崇焕执掌辽东辽南战场,开始让辽东明军战法变得灵活多变。

现在尚未征讨察哈尔部,八旗境内率先损兵折将,数万石粮食付之一炬。

奇耻大辱。

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难道明廷料敌预先,提前猜出他率军征讨察哈尔部,发起冬季攻势准备牵制他。若他领兵折返,所有努力前功尽弃,还颜面扫地,若不回去,不知明军后续还有没有什么动作,是否计划收复南部四卫。

皇太极斩钉截铁下令:“安排大贝勒坐镇沈阳,派阿敏去辽东主持军务,派莽古尔泰去辽南主持军务,提醒他们可以小打小闹,以牙还牙,不可趁机掀起大战。”

信使诧异的望了眼皇太极,边境巨变,大汗不回去吗?带着几分疑惑快速离去。

这时,皇太极目光转向范文程询问:“范先生,明廷派兵在辽东辽南兴风作浪,是在试探牵制本汗,还是收复金复盖海四卫?”

今境内经济困顿,秩序混乱,他的威望受损。

加之宁锦之战铩羽而归,保不齐明廷觉得自己又行了,开始疯狂试探,决定发起反攻。

若是牵制,他坚持领兵西征,若是收复南四卫,他要快速领兵折返主持军务。

范文程捋着胡须说:“大汗,明廷派数十上百支军队奇袭,打的各地驻兵措手不及,依奴才所见,明廷不会冒然发动大规模战争。

自袁可立,袁崇焕,傅宗龙赴任以来,明廷在辽东施行持久战策略,计划和后金耗下去,等到彻底占有优势才发动大战。

朱由校病情恢复以来,在政治经济上大刀阔斧改革,在军事上却表现出极大战略定力,不像以前频繁更换将帅,催促前线将领作战。

不过为防止辽东,辽南的明军扩大攻势,或两位贝勒爷对大汗命令阳奉阴违,伺机和明军交战,大汗东征察哈尔的多罗特部需速战速决,甚至要刻意避开明军,以免陷入明军缠斗中,给明军造成收复失地的机会。”

皇太极微微颔首,是该速战速决,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大量明军集中在漠南,具体说来集中在宣府,蓟镇一线,距离察哈尔部辽河套奇远,只要八旗兵速战速决,在林丹率察哈尔部归来前占领察哈尔故地,以林丹见到八旗军望风而逃的习惯,察哈尔部西走遭遇明军,激战中八旗军队或许有机会浑水摸鱼。

反之,若让明军将林丹驱赶回察哈尔部辽河套,恰好和八旗狭路相逢,双方爆发大战,明军则会浑水摸鱼,这对八旗来说非常不利。

打定主意西征,皇太极掷地有声向身边将领喝道:“全军加速行军,占领察哈尔部故地,兵勇缴获不归公。”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