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天命在明不在八旗(2/2)

今大汗西征蒙古,达到既定目标,何不班师凯旋,着手整治内政,强化自身统治,必要时,在辽东骚扰明军,争取五年内一统蒙古,他日大汗势力雄浑,再战明廷或许轻松打开新局面。”

此时,未等皇太极出声,济尔哈朗质问:“范文程,你是否考虑过,三年五载后,明廷改革逐渐走上正轨,届时经济,军事越来越强大,八旗以什么对抗明廷。”

没错。

皇太极亦由此担心。

他凌厉的目光望向范文程寻求答案,范文程不卑不亢说:“大汗,贝勒,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明廷大力强化兵勇战力,三年五载内的确训练出强兵,然而,明廷军事上的弱点亦非常明显,缺少指挥大战的将领,部分将领战术呆板,似贝勒这般骁勇统帅非朝夕能培养出来,这都需要丰富的战场经验。

现在八旗和明廷之间的博弈,双方做法逐渐趋同,那么,要想胜利,就是谁犯错少,谁胜利。

明廷要培养善哉统帅,则要在战场不断试错,这将是大汗消灭明军的好机会,若大汗和贝勒给明廷将领在战场试错,改进机会,最终让明廷培养出擅长大兵团作战的将领,只能天命在明不在八旗。”

闻言,皇太极非常赞同范文程的说法。

现在双方各有优势,彼此都在查漏补缺,巩固优势。

若八旗在战场没有完全发挥优势,没有陆续歼灭明廷新军,那么,当真是天命在明不在八旗。

此言出,皇太极,济尔哈朗对视,均认为范文程的策略不错。

皇太极盛赞说:“范先生的分析条分缕晰,明白易晓,八旗是应该按部就班行事,不能因为明廷改变而乱了阵脚。”

这时,济尔哈朗询问:“大汗,既如此,是否趁热打铁,继续征讨察哈尔残部,借机扩大战果?”

“不。”

皇太极斩钉截铁的否定,直白的说:“此战,我部有所斩获,然而,明军在辽东袭击越来越激烈,当迅速班师回朝,镇压辽东作乱的明军。以后开始向北扩张,征服奴儿干都司内的虎尔哈、瓦尔喀、索伦、达斡尔,扩大八旗。经济上,满汉满汉分屯,要汉人安心农业,同时,想方设法发展商业。”

明廷经得起大战损耗,八旗经不起类似萨尔浒的损害。若不掠夺人口,扩大八旗,一场大战的损耗会让八旗难以翻身。

所以,要稳扎稳打,竭尽所能少犯错误。

济尔哈朗内心盛怒:“大汗,既不征讨蒙古,明廷联合蒙古各部发的诏书总该要回应,让明廷凭空诬陷大汗,诬陷八旗,会让草原各部和八旗离心离德,乃至于造成八旗控制的蒙古各部动荡,这口气,我忍不了。”

哈哈哈....

皇太极仰首朗笑,来而不往非礼也:“明廷发诏书声讨,无非拉拢各方势力,但拉拢的前提全是武力征讨,今草原各部泾渭分明,短期内,难以掀起浪花。口水战没有任何意义,但八旗亦该发布告士绅书,抓住朱由校整饬吏治的机会挑动明廷士绅,给朱由校制造麻烦。”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