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撤销两藩(2/2)

不放弃,亦要死。

所幸皇帝给予钱粮补偿,让他去京城做个富家翁,兴许还担任官吏,不管他是否愿意,都必须举家前往京城。

搞定韩藩,庆藩。

朱由校自认前来宁夏不虚此行。

这比收李过,高杰,高一功,还让他高兴。

藩王控制良田,草场,京营各种生意,搞定藩王,释放良田,有效缓和地方矛盾,缓解百姓压力,亦将减少禄米,为财政减负。

处理完宁夏卫诸事,朱由校亲自和肃王密谈,向对方道出未来数载西北的情况,要求肃王勿要有后顾之忧,放手去做。

他视察陕西,不管是延绥镇,还是花马池,又或让给肃王放权,扩军,既为强化西北边军,又为防止未来几年的灾情。

朝廷为防止陕西农民起义,提前做出各种努力,决不能发生灾情降临,朝廷所有努力因宵小功亏一篑。

一句话,灾情失控,朝廷负担加重,唯有出兵出关去西南,西北的部落抢劫,死道友不死贫道。

因临近年关,他未在宁夏逗留,迅速前往长安。

.......

西安。

张晓,徐大化,霍维华,陈美扬获悉皇帝赴陕,神情既惊讶又惊喜,皇帝冬日冒着严寒前来陕西,不过,越是这种时候前来,越表明皇帝对陕西的重视,对陕西百姓的重视。

也好,恰好检验他们治陕的成果。

他们亲率百官在西城门迎接,君臣相见,他们率百官恭恭敬敬作揖行礼。

朱由校开门见山询问:“诸卿在陕西为官半年,是否还习惯?”

张晓道:“禀陛下,臣等还习惯。”

徐大化道:“为陛下分忧,乃臣等分内之事。”

朱由校望向徐大化,朗声说:“当初,朕选徐爱卿前来陕西做布政使,这步棋没走错,更幸亏走这步棋,爱卿在陕西做不得错,朕很满意。”

徐大化微微垂首,神情尴尬说:“臣惭愧,臣以前不理解朝政之艰难,民生之疾苦,拉帮结派,胡作非为,是陛下给微臣洗心革面的机会,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当结草衔环,为陛下分忧解难。”

他必须向皇帝靠拢。

明面上,投靠魏忠贤都叫阉党。

然而,天启五年起,以大学士魏广微、顾秉谦、冯铨,兵部尚书王永光,吏部尚书王绍徽为首的阉党得力干将,不顾大好仕途,冒着丢官、甚至削籍的危险,公开反对魏忠贤乃至皇帝大兴党狱、厂卫横行、内监镇守、复建三殿之类。

最终,魏广微、顾秉谦、冯铨,王永光、王绍徽或请辞,或被魏党其他官员弹劾而去官,造成阉党在天启六年分裂。

随后,霍维华给皇帝献药无效遭魏忠贤辱骂,致使霍维华改弦易辙,他挪用惜薪司钱粮被告发而去官。

早前,皇帝病重,新帝即将继承大统,他私下联合杨所修,杨维垣等,计划弹劾魏党成员崔呈秀,宦官涂文辅,李永贞等,谋推信王旧侍徐应元取代魏忠贤。

皇帝龙体安康后,所有人以为魏阉会继续强势,结果皇帝一改常态,重用魏阉之余,重点提拔阉党内反对魏阉的官吏。

王永光,霍维华,杨所修,杨维垣,包括他现在都担任重要官职,魏阉亦坐镇南直隶。

故而,阉党内部斗争尚未结束。

朱由校不知徐大化心思,他只知徐大化在福建做县令政绩做到福建第一,天启六年,又以贪得无厌为忠贤所嫌,终因挪用公款事发被罢免。

这半年,又在陕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成为他手里最锋利的刀:“好好好,卿办事,朕放心。”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