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宁行都司(2/2)

谈判嘛。

自然是彼此互相极限拉扯,在谈判不断妥协,各自争取利益。

李国普面含喜色,重重点头说:“草原各部积极欢迎扩大边境互市,扩大茶马交易。所以,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均支持。

此战喀喇沁本部损失惨重,在草原各部话语权骤降,朵颜部束不的积极支持恢复东胜卫,开平卫,大宁卫。喀喇沁部担心朵颜部出兵袭扰,故而寻求朝廷保护,设置盟旗时,他们希望保住右翼草场,即大宁卫南部地区,放弃右翼的草场,积极支持朝廷恢复开平卫,大宁卫。

不过,束不的既希望担任大宁卫总兵,更希望将部落迁往察哈尔部旧地。没有陛下抉择,臣尚未答应。”

识时务者为俊杰。

喀喇沁部做出明智的选择。

束不的么?

这墙头草。

朱由校嗤笑,部落迁徙到察哈尔旧地,计划在大明和建奴之间左右逢源吗?

未等朱由校表态,孙承宗侧身道:“陛下,恢复大宁卫,开平卫容易,守住两卫难,大宁行都司其管辖涵盖河北北部,蒙古东南、辽东西北部。对燕山以北,西辽河以南大片区域进行管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祖时代乃明军北伐的桥头堡。

今其内生活朵颜三部,喀喇沁残部,及克什克腾为首的察哈尔残部,投靠建奴的敖汉部,奈曼部,外部有建奴在旁虎视眈眈,可谓其内鱼龙混杂,其外猛虎环伺,恢复大宁行都司,设二十二卫绝非易事,臣斗胆询问派遣何人镇守?”

朱由校没有擅做决定,反问道:“爱卿是否有合适人选?”

孙承宗脱口而出说:“大宁行都司地理位置特殊,向东便能危及建奴占领的广宁城,而广宁城的战略位置对大明和建奴都极为重要,故而,筑城势必遭到建奴袭扰,甚至大军奔袭,需派遣熟悉蒙古各部,善于统筹全局官吏,臣建议,满桂镇守大宁卫,赵率教镇守东胜卫,蓟辽总督王之臣担任大宁行都司督师兼巡抚。”

满桂?

赵率教?

王之臣?

朱由校认为满桂,赵率教挺合适,王之臣,他熟悉草原事务,让对方领兵打仗有点难为对方了。

历史上,宁锦之战结束,袁崇焕因赏赐问题辞官,王之臣代为督师兼辽东巡抚。

崇祯元年,锦杏之战,明军放弃锦州、杏山、塔山、右屯。

大宁行都司内,大宁卫和开平卫乃要塞,可以互相形成犄角之势防御蒙古各部,广宁城失守,建奴切断与辽西蒙古各部和大明的联系,大宁行都司地位越发突出。

同时,朝廷不能将战场放在狭长的辽东走廊,恢复大宁行都司,复设大宁卫,开平卫,能扩宽明军在辽东控制的地盘。

这么做,以大宁行都司特殊地位,势必上演类似大凌河之战的景象。

所以,这重任需交给善于领兵打仗,在草原还有威望的将领。

未等朱由校抉择,兵部尚书朱童蒙道:“陛下,成祖时,大宁都司内迁保定府,既然恢复大宁行都司,卢象升又在保定府练兵,是否率先考虑卢象升担任大宁卫总兵?”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