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寓兵于农(2/2)

这时,兵部尚书朱童蒙询问:“陛下,草原之战,抓捕海量察哈尔部俘虏,缴获大量驼马牛羊,同时,部分区域适合农耕,臣斗胆询问陛下怎么处理。”

朱由校没有作答,反问说:“爱卿有何安排?”

朱童蒙迅速汇报说:“禀陛下,臣和几位阁臣商议,认为该给于林丹和察哈尔各部首领地位,以稳定草原人心,笼络察哈尔部俘虏和百姓。

将战场俘获的兵勇,挑选愿为朝廷效力的精壮混编进京营,五军中,强化骑兵骑射能力。

将缴获的战马和王洽王大人购买的战马,以四四二的模式把战马给京营,五军和经常出京办事的锦衣卫。

受伤的战马低价卖给山东,河北百姓,山东乃朝廷马政重地,部分府州上缴交马,进而减轻纳税数量。

将骆驼卖给草原各部,牛羊低价出售给百姓。”

朱由校在玉阶上来回踱步,托腮思量许久止步说:“传朕旨意,封林丹为荣国公,享受藩王待遇,各部落首领均封侯,享受藩王世子待遇。战马分配无碍,骆驼无需卖给草原各部,买个陕西,山西商贾,朕巡查陕西时,发现陕西商贾似乎和瓦剌几个部落首领搭上关系,故而,该加大西北茶马贸易。

牛羊么,除留下半数分给百官,犒赏京城和五军,剩余低价出售给山东,河北,北直隶百姓,以后年礼,军需,可从三省百姓手里购买。”

“至于农耕之地,数量几何,需迁徙多少百姓?”

朱童蒙出言道:“蒙古地广人稀,以喜峰口外为例,会州卫,新城卫,大宁卫,皆有河套良田,后来臣亲自拜访亲自出战草原的洪参军,贺将军,发现太祖在草原设卫所时,均设在农耕区域,部分区域不光有大河,还有湖泊。臣认为,像除大宁各卫外,开平卫,开平前屯卫,开平左屯卫,营州前右中三屯卫,均能迁徙百姓。洪参军认为,这些地方能容纳上百万百姓。”

“臣的想法是鉴于明年开始恢复大宁卫,以营州三屯卫为例,直接遭遇建奴骑兵侵扰,所以,臣建议重点向开平三卫,大宁,会州,新城三河套迁徙屯田。”

听着朱童蒙汇报,朱由校对他的安排挺满意。

不过,几处小河套容纳百万人,朱由校不满意,蒙古内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

可惜,现在这些区域部分尚未控制在大明手里。

朱由校沉思片刻询问:“向各处迁徙百姓,是否会同各部草场发生冲突?”

这时,李国普出列汇报:“禀陛下,喀喇沁部西迁,向土默特部靠拢,所以东部区域仅剩朵颜三卫,及北面的克什克部,与东北处投靠建奴的敖汉部,奈曼部。部分良田和草场冲突,但冲突的区域不多。”

闻讯,朱由校微微沉思,若他记得没错,明年草原旱情更严重,大批量迁徙百姓未必是好事,斩钉截铁说:“明年起,迁民,屯田,和筑城同时进行,从陕西,山西各迁徙万名青壮,从河北,山东,北直隶各迁徙两万青壮。

八万青壮,具体安排如下,凡自愿迁徙者,人给银五两,三人给牛一头,提供安家费,农具。农闲时,朝廷派出将领对青壮进行操练,自发组建民兵队,寓兵于农,军民一体。前五年,迁徙开荒屯田归百姓所有,不收任何税赋,诸卿以为如何?”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