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鲁屯事件(五)(2/2)

“你什么你?王铁军,难道我说的不对吗?你身为地方父母官,不想着如何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求发展,却整天摸索溜须拍马、取悦领导的事儿,你摸摸你的良心,看看它还在不在了……”

听到我不留情面的话后,不光开车的警员,面露鄙夷,就连副驾里的贺宏良,也一脸嫌弃,就更别提当事人王铁军了,若不是他脸皮子厚,估计肺都能给他气炸了。

“郑启,你休要猖狂,甄总和王区长定不会轻饶了你小子……”

面对王铁军的狗仗人势,我并未在多说什么,而是回敬了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王铁军闭上嘴巴后,贺宏良透过后视镜,瞥了眼我,淡淡道:“郑主任,你在发改委待的好好的,跑来龙北做什么呢?”

自打拒绝了贺宏良的请求后,他就处处刁难我,甚至派警员以协查危险品为由,阻碍施工,致使村村通公路项目进展缓慢,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最终,还是施工方给贺宏良使了些手腕,才按期修通了乡村道路。

如今,他说出这番话,应该是嫌我给他带来麻烦吧,可警察的工作,不就是处理麻烦事儿吗?

“闲不住,来龙北转转,没想到,竟发现有人顶风作案,将清洗油井的污水,排入了水务局给村民们修起的拦河坝。”

“顶风作案?”贺宏良似乎对我的回答,颇感疑惑。

受制于人,我便给贺宏良普及了一下国家刚刚出台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环境治理条令。

顺道还给他讲了一些经典案例,就国家对污染治理的决心,及态度,给贺宏良做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最近登上头条的芜湖海螺水泥排污案,说明了废水排放的危害性,希望贺宏良能引以为戒,不要助纣为虐。

车子驶入派出所后,贺宏良嘀咕道:“这事儿,有这么严重吗?”

“你别听他瞎咧咧……”王铁军见贺宏良有所动容,一溜烟窜下车,抢在司机之前,为贺宏良打开了车门:“贺所长,那小子已然黔驴技穷了,想拿政策法规来吓唬你,你可不能因为他的话,得罪人呀。”

“可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他毕竟是发改委副主任,无缘无故,我为什么要得罪他呢?”

贺宏良与王铁军二人互滴眼药水,竟把我晾在了一旁,随行的民警知道我身份后,也不敢妄下决断,我只好坐在派出所大院的花坛沿上,等待贺宏良做出最终抉择。

大约过了一刻钟,贺宏良摆手叫来一位民警,将我带进了刑讯室,这便意味着,贺宏良上了王铁军的贼船。

“郑主任,您先坐,我去给您倒杯水来……”

“谢谢……”

“您客气了……”那位民警为我倒了杯热水,犹犹豫豫道:“郑主任,我是马坪村人,我父亲是马坪村的支部书记——马金山……”

“哦?你是马书记的儿子?”

“是的,我叫马斌。”

“嗯,不错,有几分人民警察的英武气……”

“郑主任,你过奖了。哦对,我就在隔壁,您若有什么需要,就喊我一声。”

“好……”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