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凭啥(2/2)

赵文祺高兴得扯着何悠悠的袖子:“婶婶,我最喜欢你了。”

何悠悠伸手捏一把他的小脸:“嗯,婶婶也喜欢你。”

京城东南门附近,一个偏僻的巷子里,支着个面摊儿。

摊主是个许多年前来京的山西人,在这里卖刀削面。

摊子不大,且偏僻。

若不是老客,鲜少有人能找到这里。

今日客人亦不多。

只有一个。

正埋头在面碗里,大口吸溜着面条,似乎进入了忘我之境。

此时,巷子口又出现了一人。

那人衣裳绣满了金丝线,缎面的朝靴踏着巷子里的青石板,一步一步,向着招牌行来。

正眯着眼打盹儿的摊主似有所觉,睁开眼皮,看见有新客来,忙堆起笑容,站起身来招呼。

“这位客人想吃点啥?吃面还是馄饨?”

“来碗馄饨,多放香油少放醋。”

“好嘞,您先请坐,一会儿就煮好。”

摊位上摆了四张桌子。

除了正在吃面的那位,还余三张空桌可以坐。

男人慢悠悠地迈步过去,在正吃面的那人对面坐下。

那人才不得不从面碗里抬起头来,叹了口气。

“王爷,这么偏的地方您都找得到?”

赵长卿木着脸,静静地看他:“老钱,这么多年了,你的口味还是没有变。”

钱管家手里的筷子在面碗里抄了抄:“从小吃到大的味道,不管我多大,都惦记着这一口。”

接着,便是片刻的沉默。

赵长卿为什么来,他没问。

没问,也能猜得出。

猜得出,也假装不知道。

终究还是赵长卿打破了沉默。

“老钱,十几年前,是本王在登闻鼓下救的你。”

正在抄面的筷子突然停住不动。

“……你亲口说,此生要报答本王,为本王效犬马之劳。”

钱管家将筷子放在碗上,收回手,抬头看他:“不知王爷今日找我何事?”

正说着,摊主走过来,将煮好的馄饨放在赵长卿面前。

多放香油,少放醋。

赵长卿等那摊主走远,垂眸盯着碗里的香油星儿,声音低而沉闷:“老钱,我又闯祸了。”

钱管家看着他,眼前仿佛还是十几年前的那个孩子。

任性而莽撞,冲动,不计后果。

“老钱,她为什么不理我?”

钱管家抄着袖子,挺了挺腰杆。

“王爷啊,这几日,主母见的人不少。齐王来了,听说他最近忙着到处找工匠。二皇子也来了,跟着主母去工坊里学手艺。程当家来了,跟主母一起算工坊的账。”

赵长卿用勺舀了半勺汤,送进嘴里。

皱眉。

不是说少放醋么?

骗子……

钱管家继续道:“王爷,主母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她喜欢忙忙碌碌地过日子。她眼里看见的,是那些能陪着她忙的人,是那些能让她忙的事儿,而不是什么风花雪月。”

“……”

“王爷啊,您回京以来,除了做个闲散王爷,还干了啥大事儿?没有?凭啥能让人注意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