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党校(1/2)

抖不抖勺没关系,有自家媳妇儿在食堂打饭,指定不能亏着他。

低着头思考今儿师傅说的考核条件,给他分析了他目前遇到的瓶颈。

看图贾东旭没问题,但是对工件的切入点以及精度的把控还差点火候。这需要时间和大量的练习。

贾东旭想得头疼,理论知识可以弥补,实操经验没有捷径,也就是天赋的区别。天赋好的手感就更好,能及时总结细微的差别,并加以改进。

贾东旭天赋并不出众,中人而已,只能靠反复练习来锻炼手感,这是最笨的办法。目前的技能水平,按照车间制定的相应年限工级水平,也就是堪堪合格而已。

不知不觉中就排到了贾东旭,他媳妇儿微微一笑,接过饭盒及饭票,给他拿了四个窝头,精心挑选了四块大肥肉,从菜底下给他捞起一勺带油汤的大白菜。

紧接着又从案板下拿出一个饭盒递给他,这是她中午剩下的饭菜,四块肉,她就吃了一块,剩下的打算留给贾东旭补补,他工作强度更大,需要的油水也更多。

“您别想着省,晚上食堂还有剩菜,到时候我给娘带回去。”

贾东旭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面色复杂的接过媳妇儿手里的饭盒。点点头,走到一旁坐下开吃。

省着给家里吃,是厂里工人的常态,轧钢厂因为是重体力活,厂里有专门的饮食配给标准。相较而言,会比一般家里伙食会稍稍好一些。

因此很多人都会将嘴里的口粮吃一半,剩一半带回家留给家里的媳妇儿孩子。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时间很快便拨到4月初技能考核的日子。

厂里报上级同意,专门停产两天用于技能考核,同时也从部里借调了几十名专业人员,来协助考核。

部里对轧钢厂这一次的试点也同样感兴趣,派了一名副部长到轧钢厂调研。

按照厂里的安排,低年资工人由厂里大师傅按照标准考核,大师傅则由部里借调人员考核。

何雨梁有些失落,在考核前四天,他接到了去党校学习的命令。

按照规定,何雨梁在升任正处之前就需要参加一次为期半年的党校培训。只是轧钢厂升格来的太突然,去年并没有安排他参加培训。

对于何雨梁来说,这道命令来得非常不是时候,眼见筹划了几个月技能考核就要开展,这时候离开轧钢厂,相当于给别人做了嫁衣。

不过他也没办法,这是四九城市委组织的培训,由不得他答不答应。

党校培训从来都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战争年代,哪怕正在前线指挥战斗,接到去后方学习的命令,也得马上交接,灰溜溜的跑去报到。

何雨梁没那个胆子,也找不到理由去违背这项命令。

别说一个小小轧钢厂的一次技能考核,就是轧钢厂大门炸了,也得服从命令。除非你辞职不干。

这不是菜市场,也由不得哪个人挑肥拣瘦。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要一张入场券还找不到门路。

党校学习是丰富理论知识的机会,也是拓宽人脉的机会,能去到处级培训班的人,前途都不可限量。毕业以后,在掰着手指头算的日子里,能得到一次提拔的机会。

何雨梁不算,他是先上车,后补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