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宋襄公(一):仁义之君(1/2)

宋襄公,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宋桓公之子,名兹甫,在位时间十四年。

宋襄公可能是宋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国君之一,能与他相提并论的,或许只有微子。

宋襄公的母亲是卫国卫昭伯和宣姜之女。(卫昭伯乃卫宣公之庶子,宣姜乃卫宣公之妻,宣公死后,因卫国之乱和齐国齐襄公相逼,昭伯娶宣姜,宣姜就是那个让卫宣公杀了两个儿子的那个齐国女人,这是真乱,乱世乱关系呀。)

宋襄公继位之后,就将自己的兄长目夷任命为相,主管军政大权。

不久之后,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在葵丘会盟,宋襄公前往,签订葵丘之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在葵丘之会上,齐桓公将太子昭委托给了宋襄公,希望他以后对太子昭多加照顾,襄公同意了。

宋襄公八年,即公元前六四三年,齐桓公病重,齐桓公的五位儿子为了争夺齐国国君之位,齐国发生内乱,五位公子互相攻打。

这一年,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去世,而他的儿子、臣子们却都因为争夺权力对他不管不顾,以致于齐桓公的尸体放置了六十七天,无人理会。

等到次年,新立的国君无亏才把齐桓公的尸体收敛了起来。

而齐桓公的合法继承人,太子昭这个时候逃到了宋国,宋襄公顾念着当初齐桓公对自己的嘱托,就召集诸侯,想要将太子昭送回齐国。

可宋国并不强大,宋襄公也没有多少的号召力,他虽通传诸侯,但是响应他的却只有卫国、曹国和邾国几个小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