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鲁昭公(四)(1/2)

鲁昭公六年,即公元前五三六年,春季,杞文公去世,鲁国派人前去吊唁。

秦国安葬秦景公,鲁国派大夫前往参加葬礼。

夏季,季武子出使晋国,拜谢晋国没有因为占取莒国田地而攻打鲁国。

晋平公设享礼招待季武子,额外加了菜肴,季武子因此退了出去,派行人(官名,掌管接待诸侯和诸侯之上卿之礼)报告,表示,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免于被讨伐,就不敢再求赏赐,就算得到赏赐也不应该超过三献。如今菜肴有所增加,下臣不敢承受,担心会是罪过。

韩宣子便表示,这是我国国君想要用它来讨取您的欢心。

季武子则表示,我国国君尚且不敢当,何况是我,下臣不过是我国国君的属官,怎么敢得到外加的赏赐?

他坚决请求撤去加菜,才肯结束宴会。

晋国人认为他有礼,便重重得送给他礼物。

当此时,犹闻女叔齐之言,‘是仪也,不可谓知礼。’

外事诸侯以仪,内专鲁国以权,仪而无德,权而不明,季武子如是也。

九月,鲁国举行盛大的雩祭,这是因为发生了旱灾。

秋季,楚国进攻吴国,在房钟(吴邑,今安徽阚疃)被吴国军队击败。

冬季,叔弓到楚国聘问,同时慰问楚国出兵失利。

十一月,齐国向晋国请求攻打燕国,晋平公同意。

十二月,齐国攻打燕国。

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五三五年,春季,楚国楚灵王建成章华之台(即章华宫),想要让诸侯来参加落成典礼,太宰薳启疆则表示,下臣可以让鲁侯前来。

于是,薳启疆出使鲁国,进见鲁昭公。

薳启疆先以当初鲁成公与楚国公子婴齐在蜀地会见、诸侯结盟,讲述鲁国与楚国两国之间的友好,衡父使而后逃,指出楚国对鲁国的盼望。楚王的殷切期待,最后又以蜀地之盟的名义,威胁鲁国。

原文见于《左传·昭公七年》。

鲁昭公将要前往楚国,梦见鲁襄公祭祀路神。

鲁国大夫梓慎表示,国君恐怕是去不了的。当初襄公前往楚国的时候,梦见周公祭祀路神,然后出行。现在梦见襄公祭祀路神,还是不要去的好

子服惠伯则不同意他的意见,应当去,襄公从来没有去过楚国,所以周公祭祀路神来引导他。襄公既然已经去过楚国了,然后祭祀路神,来引导国君。不去,又到哪里去呢?

三月,鲁昭公前往楚国,郑国国君郑简公在师之梁(郑国城门名)慰劳鲁昭公。

孟僖子(孟孝伯之子)作为鲁昭公的副手,可做不到相礼,到了楚国,也不能对答郊外的慰劳之礼,由此可知孟氏之衰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