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鲁昭公(六):费地之乱(1/2)

鲁昭公十二年,即公元前五三零年,春季,齐国高偃率兵送燕惠公到唐地(燕地),这是因为唐地的的民众接纳燕惠公。

夏季,宋国的华定到鲁国聘问,这是宋元公刚刚继位,前来通诸侯之好。

鲁昭公设享礼招待华定,鲁国为他赋《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tiáo)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原文出自《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乃是一首歌颂天子,宴会诸侯之诗。

用在此处,当是鲁国歌颂宋国,有奉承夸耀之意,主在通好。

可华定听了之后,既不明白,也没有赋诗作答。

叔孙昭子因此表示,华定绝对会逃亡。宴会上的十次不怀念,宠幸和光耀不宣扬,美好的德行不知道,共同的福禄不接受,他凭什么担任卿位呢?

晋昭公继位,鲁昭公前往晋国朝见。

可是由于季平子攻打莒国,占领了郠地,莒国前往晋国请求晋昭公主持公道,可是刚好碰上了晋平公的丧事,便没有处理,只是辞谢了鲁昭公。

鲁昭公还没有到达晋国,于是到了黄河便返回鲁国,公子慭(子仲)代表鲁国前往晋国。

秋季,鲁国的南蒯(南遗之子、季孙氏家臣、费邑宰)、叔仲穆子(叔仲氏宗主,叔仲昭子之子)、子仲打算发动叛乱。

季平子继位之后,对南蒯并不礼遇,南蒯因此怨恨,便找上了公子慭,表示,我赶走季氏,把他的家产交换公室,您替代他的位置,我带着费地作为公臣。

公子慭同意了,而南遗又找上了叔仲穆子,把情况告诉了他。

当时,鲁国三桓,季氏虽然强大,但叔孙氏在穆子和昭子的经营下同样不弱,孟氏的存在感要稍微差一些。

季平子继任卿位的时候,叔孙昭子早就已经是卿,等到季平子伐莒,以功受三命,叔孙昭子无功依例也受三命。

叔仲穆子想要挑拨季氏和叔孙氏的关系,便对季平子表示,三命逾父兄,非礼也。

意思是,昭子受到的赏赐超过了他父亲,这违背了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