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晋文公(五)(1/2)

晋文公五年,宋国大夫门尹到晋军汇报宋国的军情,请求文公解宋国之围。

晋文公向晋国大夫们表示,宋国向我们求救,如果不加理会,两国的关系就会断绝。请求楚国撤兵,楚国却不同意。我们打算作战,可秦国、齐国又不同意,该怎么办?

先轸表示,让宋国不要向我国求救,而去向秦、齐两国送礼,让他们请求楚国退兵。我们逮捕了曹君,再把曹、卫两国的土地割给宋国,楚国不愿失去曹、卫两国,肯定不会答应秦、齐两国。这样秦、齐两国得到了宋国的贿赂,一定会高兴,而楚国不肯退让,秦、齐两国一定会生气,还能不参加战斗吗?

晋文公听了很高兴,就把曹、卫两国的土地分给了宋国。

楚国国君楚成王听闻晋文公率军前来救援宋国,就退到申地居住,让申叔居住在谷地,命令子玉(成得臣,楚若敖之孙)离开宋国。

楚成王表示,不要追赶晋军。晋侯在外流亡十九年,最后还是得到了晋国。艰难险阻,他都体验过了;民众的虚实,都一清二楚。上天还赐予他高寿,帮助他除掉了晋国的祸害。既然是上天所安排,难道我们还能废弃他吗?《军志》说‘允当则归’,又说‘知难而退’,又说‘有德不可敌’。这三条记载,说的就是晋国。

子玉派伯芬(楚若敖之曾孙,子玉之侄)请求作战,表示,虽然不能肯定一定立功,但希望以我的行为能够堵住谗妄小人的嘴。

楚成王听了十分生气,只给他少量的军队,让西广、东宫和若敖的一百八十辆战车跟随他。

子玉派宛春告诉晋军,请让卫侯恢复君位,将土地还给曹国,这样我们就接触宋国的围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