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晋襄公(一)(1/2)

晋襄公,晋国第二十三任国君,晋文公之子,名欢,在位时间七年。

晋文公九年,即公元前六二八年,冬,秦国国君秦穆公不顾蹇(jiǎn)叔的劝阻,出兵攻打郑国。

晋襄公元年,即公元前六二七年,春,秦国军队到达滑国,因为郑国商人弦高的计谋,使得郑国有所防备,秦国军队灭亡了滑国,便回去了。

晋国中军将先轸向晋襄公表示,秦君不顾蹇叔的建议,因为贪婪而劳苦民众,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给予的不能丢失,敌人不能放走。放走敌人,就会发生祸患,违背天意,就不吉利。请一定要攻打秦国军队。

下军将栾枝则表示,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却攻打秦国的军队,有考虑死去的国君吗?

先轸便说,秦国不为我们的丧事悲伤,却攻打我们同姓的国家,秦国如此无礼,还讲什么恩惠?我听说‘一天放走了敌人,就是数代的祸患’为了子孙后代谋划,这便可以告慰死去的国君了吧。

于是晋襄公听从了先轸的建议,起兵准备攻打回国的秦国军队,动员姜戎的军队。

晋襄公将丧服染成黑色,梁弘驾御战车,莱驹担任车右。

夏四月辛巳,晋军在崤山(晋地,秦岭支脉,今河南洛宁西北)击败秦军,俘获秦军三位统帅孟明视(百里视,名视,字孟明,史称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史称崤之战。

晋襄公穿着黑色的丧服安葬晋文公,晋国因此开始使用黑色的丧服。

晋文公夫人文赢(秦穆公之女)向晋襄公请求将孟明三人放回秦国,表示,他们挑拨两国国君的关系,我国国君如果抓到他们,就算是吃他们的肉也不满足,何需劳烦国君去讨伐。让他们回到秦国受诛杀,使我国国君快意,如何?

晋襄公答应了文赢的请求。

等到朝堂之上,先轸询问秦国的俘虏,襄公便说,夫人请求放走他们,我已经放他们离开了。

先轸听完十分生气,表示,武人费力在战场上将他们抓获,妇人说几句谎话就把他们在国内放了,毁坏了战斗的成果,却助长了敌人的志气,晋国就快要灭亡了。

说完,先轸不顾襄公就在面前,竟就将唾沫吐在了地上。

晋襄公也意识到事情的不对,便派出阳处父追赶秦国三帅。

等到阳处父追到黄河边上,孟明视三人已经登上了船。

阳处父于是解下车左边的骖马,以晋襄公的名义送给三人。

孟明视叩首拜谢,承蒙国君的恩惠,不用我们被囚之人来祭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受诛戮,我国国君如果杀了我们,死了以后声名不朽,如果因为国君的恩惠而赦免我们,三年之后再来拜谢国君的恩赐。

三人回到秦国,秦穆公不仅没有处罚他们,仍然让他们担任军队的统帅。

狄人入侵齐国,由于晋国有丧事,便没有派兵援助。

狄人攻打晋国,到达箕地(晋地,今山西太谷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