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屈原(二)(1/2)

屈原,几乎是后世所普通人所熟知的最有名的楚国人之一,唯一能与他齐名的,也就只有项羽了。

而十分巧合的是,这两个在某一领域都走到登峰造极的不世英才,最后都以悲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了解项羽,就能知道秦末天下的走势;了解屈原,则可以知晓楚国后期衰亡的根本。

相传,屈原虽出身贵族,可年少之时居住于民间。故而与其他贵族不同的是,屈原更能知道楚国民众的疾苦,明白楚国的忧患在何处。

纵观中国的历史,大凡有为之人,总是少不了磨难加身,而年少时的种种似乎更加深刻。但人之所能有作为,并非历经磨难。磨难能促使人有改变之心,这份心思不会因为出身是否贵贱、身份高低如何、财富数量多寡有所不同,至于后续能不能付诸行动、能不能有所成效,甚至最终达成目的,这实在取决于其他很多方面。因为你要坚定你的心志,而这却又会被世间的一切所纷扰。

屈原的才干和抱负很快被楚怀王所得知,怀王任命屈原为左徒,这是一个在外能应对诸侯,在内谋政治国的职位。楚怀王命之以变法改革之事,看似楚国将有重大的变化,其实屈原的人生才将会迎来剧烈的转变。

今天的我们知道,世间的一切事情,都是在物质基础之上,由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表现出来的。

楚国的变法是如此,它的失败也同样如此。

楚国为什么会失败?一件事情当它还没有被说出口,只是成型于某个人的心脑之中,它就有了想要达成的目标,而当公之于众的那一刻,这个目标已然是清晰地展示在天下人眼前。至于它是否能够成功?要看它是否被需要、是否能够运行、是否能够长期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