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南北调换(1/2)

“满剌加胆敢入侵大明国土,狂妄至极,请陛下旨斥责。”

陈循双手握拳,自己便是代表着大义。

朱祁钰眼角跳了跳,这个自古以来用的很好,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很合适。

这封奏折是于谦上的,对于兵部来说,只要户部答应,那么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海军远洋,需要钱粮,还有给出海士兵体恤金,可以说,这是买命钱。

表面上的风轻云淡,但没人会不重视出海的危险。

就算大明有经验,但,在此经验之上,正统年的下西洋不也是惨淡收场。

两支舰队,宝船两艘,战座船二十艘,搭配粮船水船各一艘。

如此规模的舰队,可不是能像商队简单出海那样玩命。

大明海军前往旧港的意义,若是只在意那一小块领土的话,那收益太小了,不值得。

可是,若是增加大明的存在感,形成惯例,那么其历史意义将会无比的巨大。

更不用说对于境内出海商贩的鼓舞。

虽然花钱了,可潜在收益更大。

“好了。”

朱祁钰抬手说道:“除此二事外,还有何事?”

话音落下,王直也开口了。

过年休沐的时间,对于这些阁臣来说,其实是在家办公。

而对于吏部,主要就是官员的政绩考核,还有拟定对于行政文官的各种奖赏。

当即,他便说起了这事。

对于黄镐,在升迁的基础上,朱祁钰还增加了勋章和物质上的奖赏。

守延平,他也是有战功的。

虽然大明没有政委,但是黄镐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政委需要做的事,而且,还是模范。

至于政绩考核,王直的吏部所上交的奏折之中,朱祁钰看过,就是南北对换了一批人。

将南方的一些官员调往北方,这是学习了于谦京营轮班的做法。

王直这方面还做得不错。

实地考察过京营,因为轮换调派的原因,京营总会留着老兵,在教育兵痞这方面,京营足够优秀。

相互借鉴之下,王直也认为南方一直不稳定,其中的原因,地方官员占了一部分。

离京城太远,离天子太远,有些无法无天了。

朱祁钰听着王直的叙述,知道王直手段其实比较软。

这是给南方官员一个机会,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到了北方,若还跟以前一样,那么朝廷不会坐视不管。

这里的民风彪悍,再加上天子尚武,实在不行,跑到京城敲响登闻鼓也不是不行。

整个北方,只要有军队的存在,官员也不敢将事情闹得太大。

王翱坐着仔细去习惯集议的场景,目光也会时不时落在那一言不发的陈镒身上。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到现在都还没定下来,而且朝中因为自己去了前线,也没有什么弹劾的奏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