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周起元的应对(1/2)

陕西布政司衙门,此时的周起元与去年时刚赴任时的意气风发大为不同,他一脸的疲惫开口问身边的师爷:“南京有回音了吗?”

师爷张会中回道:“大人!估计这几日便会有答复。”

周起元叹道:“谁曾想朝局会如此变化,东林就这样败了?”

自去年上任时断绝了与南京的合作后,虽然陕西灾害不断,但是靠着张问达的关照,朝廷还是时不时挤出了一些粮食支援陕西。

可今年六月后东林被阉党击败,周起元再也得不到北京的支援,加之陕西今年又是大旱,夏收已注定欠收,到时全陕西那么多灾民,恐酿成大祸。

可想而知,如今的阉党内阁必然借此清算自己。

逼不得已周起元厚着脸皮,向南京去信求援。

正长吁短叹,哀怨时运不济之时,下属禀报:“南京回信了!”

“快!快!信拿来!”周起元匆忙的翻看起杨镐的回信。

半晌后周起元放下信,神色复杂,师爷问:“大人!南京方面如何答复?”

周起元将信递给他惴惴不安道:“南京方面让本官将灾民组织起来,全部交给他们,送去大员,你以为如何?”

“大人!今年的灾情可远比去年重多了,各府估算夏收不如去岁的一半,到时全陕恐怕将有百万多的灾民,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南京有的是银子,他们既然要人就索性都给他们,若不这么做,万一灾民乱起的话,就不可收拾了。”

周起元犹疑道:“那么多百姓没了,朝廷怪罪下来怎么办?”

师爷回答:“大人先顾眼前吧,灾民若是造反,大人一样要被治罪。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办法,眼下等不得了!”

周起元长叹一声道:“那就照做吧!行文各府!”心里暗自后悔,当初被猪油蒙了心,踩进了陕西这个大坑。

师爷张会中脑中泛起昨晚四海商社的管事给的一千两银子:“总算不负所托!”

半个月后陕西各府接到布政司的行文后,不管是大人们还是小吏皆欢天喜地,断了快一年的财路又通了,而且这次是全家一起,有多少要多少。

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发财机会,往日那些眼中蝼蚁般的贱民顿时变成了闪闪发光行走的银子。

各地官府立刻展开行动,调集粮草大规模开始救助贫苦百姓,这可都是钱,死一个就少一份钱!

当然前提是你愿意去大员。

李老四是个普通的农民,这几年,年年灾荒,日子过的经常有上顿没下顿。

今年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带着全家老小和村里的人一起逃难来到西安城外的难民营,靠着官府每日两次施粥度日。

开始的时候官府施的粥,清薄如水,这几日突然发现稠浓了不少。

这天快到正午,李老四拿着破碗,带着几个娃正要去领粥,突然发现大群人围在告示栏周围议论纷纷。

上前一打听原来四海商社招人去大员岛开荒,每人给二十亩地,五年不缴税,五年后交三成,还免费发放农具,种子,官府做保。

李老四赶紧领完粥回到自家搭的破棚子,和媳妇商量,夫妻俩一合计,反正都快活不下去了,不如就去大员岛搏一搏,好歹也是条生路。

李老四匆忙的带着全家去登记,一到地方,好嘛!全村的人都在。随后没几天,李老四的全家,坐着四海商社提供的马车,惴惴不安,又满怀希望的去了大员岛!

半年后南京,当陈羽和王,杨三人得知四海商社居然从陕西带走一百多万人去大员时,都惊呆了!

杨镐结结巴巴的问王尚书:“陕西一共有多少人?”

王尚书声音颤抖的道:“算上隐户估计不会超过七百万吧!”

陈羽大笑道:“看吧,小人有大作用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