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转折中的崇祯七年 3(1/2)

北京,内阁。

温体仁一接到陈奇瑜的奏报,便找来了兵部尚书张凤翼前来商议。

张凤翼看完奏报,脸上露出笑容道:“恭喜首辅大人!想不到肆虐十余年的流寇之祸就将终结!大喜啊!”

张凤翼是陈奇瑜的姻亲,自然要为他说话,明里他在恭喜温体仁,可究竟是谁覆灭流寇的大家一目了然!

“张大人!本官问的是该不该接受流寇的投降!”温体仁皱着眉头道。

流寇们反复无常,当年杨鹤的下场,温体仁可不想来一遍。

在他想来杀光最好,免得又出意外!

“首辅大人!陈大人在奏章中说了,流寇实力犹存,若是拼死一战,只怕会损失惨重。

到时又得支出一大笔抚恤,若是能兵不血刃,皆大欢喜啊!”

张凤翼早就接到了陈奇瑜的来信,其中的分润自然也少不了他的那份,他自然要竭力相助。

听了张凤翼的话,温体仁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说实话,他是不愿意招降流寇的。

不过张凤翼有一点没说错,朝廷的兵马若是损失惨重,到时又是一笔开销!

周延儒走后,温体仁虽然大权在握,可如山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朝廷没钱!

这些日子,百官的俸禄,军饷,朝廷的各项开支等等。。他的头都大了!

此时他才发觉周延儒确实厉害,在这么大的压力下居然游刃有余!

温体仁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要谨慎,不过嘛既然张凤翼和陈奇瑜想要招抚,那就随他们。

反正自己不反对,也不支持,成事作为首辅功劳跑不掉,事败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想到这里,他对张凤翼道:“兹事体大!你随本官一起去面圣!看陛下的意思如何!”

暖阁内。

朱由检得知消息后,兴奋的站起身来大笑道:“陈奇瑜不负朕望!温卿!张卿!你等举荐有功啊!”

“陛下谬赞了!此乃陛下慧眼识珠!老臣不过是份内之责罢了!”

温体仁只要在朱由检面前,不管在何时都会谨守本分,从不得意忘形!

一个不会和皇帝抢风头的首辅,皇帝自然喜欢,这也是朱由检放弃周延儒的原因。

事实证明,在皇帝的眼中马屁永远比才能重要。

兴奋过后,朱由检开始翻看起陈奇瑜的奏折,看完后他知道温体仁的来意了。

“这老儿又想要朕来做决定了!什么都要朕做决定,要你这首辅干嘛?”

不过人是朱由检选的,这锅只能他自己背。

朱由检知道此时问温体仁的意见肯定白搭,于是转头对张凤翼问道:“张卿!招降流寇你以为如何?”

“臣赞同陈大人的建议!。。”

张凤翼又将刚才说的原因重复了一遍。

果然,一谈到银子,朱由检立刻就有了明显的倾向。

在没有周延儒的日子里,朱由检和温体仁一样,都为银子愁白了头!

一想到剿灭流寇还要支出一大笔银子,朱由检当机立断道:“就按陈奇瑜说的办!”

为了显示自己的英明决断,朱由检特意又将陈奇瑜的奏折和自己的批复明发天下。

当天整个北京城都沸腾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

所有人都知道,肆虐大明十余年的流寇即将灭亡,大明在年轻英明的皇帝带领下中兴有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